历史故事

快来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快来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妆?!
收藏 0 0

现在姑娘们出门的步骤可以说是非常多了,最首先的就是要搭配一套美丽的衣服,再者就是要化一个好看的妆容,而这个妆容则会是女孩们这一套打扮的重点和核心,那么,生活在唐朝的大唐少女们出门的时候会化怎样的妆容呢?

快来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妆?!

唐朝的姑娘们的化妆步骤比值现在还要复杂,他们的化妆步骤大致分为以下几个:一敷铅粉;二抹敷脂;三涂鹅黄;四画黛眉;五点口脂;六描面靥;七贴花钿。从大唐女孩的妆容上就可以知道他们容颜的重视,和他们对美的追求。

正如我们现在化妆的第一步是化底妆一样,大唐女孩们化妆第一步 就是敷铅粉了。铅粉的作用就和现在的粉底液差不多,在开始化妆之前擦的一种粉。唐代女子喜欢用很厚的铅粉从额头一直敷到脖颈,使肤白如雪,以此为美,古称铅华,“洗尽铅华”就是这么来的。

快来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妆?!

唐朝诗人王建有诗曰:“归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拨红泥”,想象一下诗中场景:洗个脸,脸盆里竟然和出红色的泥了。《开元天宝遗事》里写到杨贵妃冬天奉招去宫中,临走与父母告别,流下的泪冻成了红色的冰珠,还有一次写她夏天太热,用手帕擦汗,擦完的手帕都被染红了。由此可见,大唐女孩们对底妆的认真程度了。

快来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妆?!

粉脂是胭脂和素粉的合称,这是当时妇女们离不开的化妆品。由于唐装多有袒露肌肤,因此要求除面部敷粉以外,胸、臂等裸露部分也要求敷粉。现在可以看到的形象资料是出土的陶俑和壁画仕女图,上面有半圆形和圆形的红粉化妆痕迹。在当时,宫中的女人也有少数只以素粉扑面的化妆方法,并形成了宫中一种不正常现象,人们称它为“泪妆”,认为它属于奇装异服一类。

“额黄”是以黄粉涂抹额头。

“鸦黄”是以黄粉涂抹双眉中间,又称“眉黄”。

“靥颊涂黄”是在面颊涂抹大面积的黄色,当时取名“拂妆”

快来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妆?!

唐女画眉千奇百态。唐代妇女用青黑色颜料将眉毛画浓,叫做“黛眉”。“黛眉”是汉代以“黛”画眉风气的延续。《太平御览》中记载 :“染青石谓之点黛。”白居易的《上阳发白人歌》中“妇人去眉,以丹紫三四横钓于目上下,谓之血晕妆”,十分明确地记述了“黛石”的质地、颜色和功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当时妇女修眉,除剃掉原来的淡眉外,还要刮净额毛,用“黛”画出各种眉毛式样。唐玄宗曾命令画工设计数十种眉形,以示提倡。如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函烟眉、拂云眉、倒晕眉、挂叶眉、黑烟眉、半额眉等。最常见的是蝴蝶眉。张籍《倡女词》中记“轻鬓丛梳阔扫眉”。白居易的《上阳发白人歌》中描述“青黛点眉眉细长”以及“莫画长眉画短眉”等都是记载了画眉的长、短、宽、窄和浓淡。李商隐诗“八岁偷照镜,长眉以能画”。这说明唐女画眉之风已及未成年的女孩,可见流行之盛。

隋唐时画眉,各个时期有变化。隋炀帝的殿脚女吴绛仙就是善于画长眉,而且用青黛画眉,唐初尚宽与浓,至开元、天宝年间,则尚细淡的画法,又尚细细八字式低颦。后又时尚过蝴蝶眉、八字眉等。到晚唐时化妆趋于怪诞,一时有以悲以怪为美,以病态为美之风尚,八字眉、画黑唇、臃肿发式的悲啼妆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例子。总之,唐初、中期的发式与化妆多趋于多样、自然、健康活泼,而晚期则有变态、压抑、愁闷、病态的倾向。

快来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妆?!

在古代妇女的面部妆饰中,还有“点唇”的习俗。所谓的“点唇”,就是以“唇脂”一类的化妆品涂抹在嘴唇上。我国最早出现的点唇材料,叫“唇脂”,它的主要原料是“丹”。“丹”是一种红色矿物,也叫“朱砂”,用它调和动物脂膏制成的“唇脂”,具有鲜明强烈的色彩光泽。随着社会风气的变迁和审美观念的演变,唐代妇女的“点唇”形式也出现多样的造型。如石榴桥、大红春、小红春、半边娇、万金红、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淡红心等。也有以形状大小或妆容姿色取名,如嫩吴香、圣檀儿、洛儿殷等,这里的“唇脂”就是后来的胭脂锭。

快来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妆?!

靥钿又称“贴花子”。靥钿是在脸颊上点画出如星如月的形状,然后用胭脂、丹青涂抹上去。从新疆吐峪沟出土的绘画残片上,发现妇女面部有红花子的装饰痕迹,又从《捣练图》中看到妇女额头上有红瓣花片的装饰,《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花黄”即指将金箔剪刻出花形,装饰在面部贴在额头上,贴在额头上的叫花钿,贴在两颊的是靥钿。

除此之外斜红是妇女面颊上的一种妆饰。从唐代墓葬里出土的女俑,脸部常绘有两道红色的月牙形妆饰,这种妆饰色泽浓艳,形象古怪,有的还被故意描绘成残破状,远远看去,宛如白净的脸上平添了两道伤疤。这种妆饰被称为斜红。

除斜红之外,唐代还流行一种面部妆饰叫“面靥”。画面靥,指的是用胭脂在面部点上两颗黄豆般的小圆点,一般位于酒窝处,也称妆靥。面靥就像手动点了两个小酒窝。“面靥”通常以胭脂点染,也有用金箔、翠羽等物粘贴而成。在盛唐以前,妇女“面靥”一般多作成黄豆大小的圆点 ;盛唐以后,有的形如钱币,被称为“钱点” ;有的如杏核,被称为“杏靥”。也有饰以各种花卉的,俗谓“花靥”。晚唐五代以后,妇女“面靥”妆饰之风愈益繁缛,除了施以圆点、花卉之外,还增加了鸟兽图形,有的甚至还将这种花纹贴得满脸皆是。如欧阳炯《女冠子》词中所写:“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快来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妆?!

花钿是唐代面部装饰的一大特点。这种在脸部额间贴上花钿进行装饰和点缀的方法,在唐时十分盛行,尤其是唐的后期更为时尚,并且有多种效果,这在王建的诗中记得十分详细:“腻如云母轻如粉,艳胜香黄薄胜蝉。点绿斜蒿新叶嫩,添红石竹晚花鲜。鸳鸯比翼人初贴,蛱蝶重飞样未传。沉复萧郎有情思,可怜春日镜台前。”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到当时花钿视觉效果如何,从而知道花钿的质地是薄而轻的,色是腻而艳的,样式有鸟、虫、花叶等。这在当时的壁画、绢画上都有反映。

快来瞅瞅 唐朝姑娘咋化妆?!

我想生活在唐朝的女孩们,既可以穿从西域传来的各种各样的美丽的胡服,还可以女扮男装出门玩耍,可以接受到唐朝的浓厚的文化气氛的熏陶,成为德才兼备的大才女,更可以化许许多多或惊艳或别致的妆容,我想生活在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繁华,昌盛的唐朝,大唐女孩们的生活幸福感一定很高。生为唐人,大概是她们最幸福的事了吧。

上一篇

今日立冬!在没有钟表的时代,古人如何判断制定节气?

下一篇

我国最“尬”的四大姓氏,名字很难取,怎么取都像在骂人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