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李鸿章力主黄河改道利津(001)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李鸿章力主黄河改道利津(001)
收藏 0 0

李鸿章力主黄河改道利津(001)

□ 薄文军

清朝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今属河南兰考)决口,主流东行,穿大运河,至山东寿张县张秋镇(今属山东阳谷),夺大清河道,流向东北,经由利津县铁门关以北的牡蛎嘴入海。

这是黄河在揖别利津大地950多年之后,再次由这里正式叩问渤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的不速之客竟然由此跟这方土地结下不解之缘,在爱恨情仇中走过了160多年的历程。透过历史的重重雾霭,我们可以约略看到,这是物竞天择的结果,也是人力争斗的妥协。而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量级人物,如李鸿章、夏同善、游百川、崇恩、丁宝桢、李秉衡的观点和态度,无疑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东巡抚崇恩:”障黄保运”为全局关键

早在王莾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境内决口,经平原、济南,由千乘(今利津县境)入海,始称”千乘海口”。东汉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王景治河成功,黄河经惠民、滨州等地,至今利津县境入海。随后800多年时间里,以利津为入海口的”西汉流路”相对稳固。直至唐朝景福二年(893),黄河由棣州(今山东惠民、滨州境)改道北流,至今山东无棣境入海。此后1000多年时间里,黄河在中下游频繁改道,时而南流徐淮,时而北注津冀。利津全境始终在这个摆动范围之内,却很少再有黄河的足迹。

此次黄河重返利津,并没有受到沿途百姓的热情迎迓,因为在大家意识里,黄河更是令人敬而远之的”洪水猛兽”。受经济社会条件影响,当时的人们还无暇更多考虑黄河的人文价值,面对难以抗拒的滔滔巨流,鲁北各县民众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它能在短暂停留之后,起驾南迁,再走徐淮。而当时的山东地方官员,也基本都是这样的思路。时任山东巡抚崇恩上奏朝廷说:”查兰阳漫口,虽分注三省,而东省受害独重,水由曹濮归大清河入海,经历五府二十余县,漫口一日不堵,则民田庐舍一日不能复涸。”

当然,作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崇恩关注的重点还不仅仅在于民生。他认为从漕运的角度分析主张,更能切中要害,打动朝廷。于是在陈述了黄河与山东的渊源之后,笔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更抢眼的话题。”东平南北久为运道咽喉,故治河诸策必以障黄保运为全局关键,前河臣靳辅《治河书》云:河决之害北岸为大,一有溃决,则延津、长垣、东明、曹州三处胥溺。近则注张秋由大清河归海,远则直趋东昌、德州以赴天津,而济宁上下无运道矣。”应该说,崇恩的”障黄保运”主张已经按住了朝廷的命门。作为京津粮食、物资保障大动脉的大运河受到危害,朝廷绝不能坐视不救。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义搅动大半个中国,西方列强为谋求在华政治、经济、文化利益而寻衅不断。焦头烂额的咸丰皇帝,乃至整个清廷根本无暇顾及黄河的问题。加之大清河河道行水条件相对优越,黄河”夺清入海”的长期危害一时还不甚明朗,一些官员对该流路抱有很大希望,以致引黄归故之议始终悬而未决。直至后来,咸丰皇帝”巡狩”热河再无归期,西太后母子初秉朝政根基未稳,对于黄河这匹脱缰野马,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直到16年后,一个小人物的一个提议,才让黄河流路问题真正成为了朝廷重臣和地方官员长期争论的焦点。

(原载2010年6月11日《东营日报》第六版”人物·纪事”)

上一篇

1928年永定县溪南里八坊乡土地调查表

下一篇

诸葛亮留下的十三个预言,个个都灵验!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