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鲁国的灭亡:三桓专权,奸臣卖国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鲁国的灭亡:三桓专权,奸臣卖国
收藏 0 0

鲁昭公死后,鲁国人共同拥立昭公的弟弟宋为国君,史称鲁定公。

鲁定公五年,季平子去世。阳虎因为之前与季氏有仇,所以一等到季平子死了之后,就囚禁了季平子的儿子季桓子。逼迫季桓子和自己订立盟约,然后才放了他。

鲁国的灭亡:三桓专权,奸臣卖国

鲁定公七年,齐国攻打鲁国,攻取了郓邑。齐国这次的军事行动只有一个目的,扶持齐国在鲁国的代言人阳虎。齐国攻取了郓邑,并把郓邑封给阳虎作为封地,让他以此为根据参与政事。

定公八年,阳虎想杀掉三桓的嫡系继承人,而立与他关系密切的庶子为继承人。显然,阳虎的这个想法,是想动摇三桓掌权人的根本利益。三桓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即便是有齐国的支持,三桓还是发动了鲁国的民众,讨伐阳虎,阳虎不敌,逃到了齐国。

三桓和阳虎,都不是什么忠臣良将,鲁国人民之所以帮助三桓而抛弃阳虎,只是因为二者立场不同,三桓虽然权倾朝野,但还是把自己和鲁国人民摆在同一列。更何况,在他们把持朝政期间,他们所颁布的政策对人民来说,还是不错的。

反观阳虎,为了大权在握,居然想要借助齐国的力量帮助自己夺得权力,如果阳虎真的夺得了鲁国的权力,那么,鲁国到底是鲁国人的鲁国呢?还是齐国的鲁国呢?

鲁国的灭亡:三桓专权,奸臣卖国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阳虎俨然把自己摆在了鲁国人民的对立面。

从古至今,背叛自己国家的人,从来都没有好下场。

定公十年,鲁定公和齐景公在夹谷举行盟会,孔子作为大使陪同鲁定公一同出席,当时,齐国人想要在宴会上偷袭鲁定公。孔子于是根据礼仪,一步一阶地快步走上台阶,诛杀了齐国一个演奏淫靡乐曲的乐师。

孔子的做法,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胆识。不过他的做法在当时却是合法的,因为按照当时的礼制,国君举行盟会,应该放各国的国歌,而这位齐国的乐师却在国君的正式会面时,放起了色情歌曲。孔子的做法,既维护了当时的礼制,又保全了鲁国的尊严。

鲁国的灭亡:三桓专权,奸臣卖国

孔子的这种做法也镇住了齐景公,他感到一阵害怕:我放个色情歌曲,孔子就把乐师杀了,如果我要是袭击鲁定公的话,这家伙一定也会跟我拼命的。有此担心,齐景公就放弃了偷袭鲁定公的想法。不仅如此,他还归还了鲁国的土地,并向鲁国赔罪,愿意和鲁国建立友好关系。

定公十五年,定公去世,他的儿子继位,史称鲁哀公。

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春季,季康子去世。鲁哀公认为三桓是鲁国的忧患,但又因为自己力量不足,于是想借助其他诸侯的力量来消灭三桓的力量,而三桓也担心哀公会攻打他们,因此君臣之间就产生了许多隔阂。

有一次,哀公到陵阪出游,在街上遇到了孟武伯,哀公问他:“请问我要死了吗?”孟武伯说:“我不知道啊!”孟武伯是三桓之一孟孙氏一族的族长。

八月,哀公还是借助越国的力量,前去攻打三桓,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三桓将战败的哀公赶出了鲁国,哀公逃到卫国,又逃到邹国。

鲁国的灭亡:三桓专权,奸臣卖国

哀公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史称鲁悼公。鲁悼公时期,三桓势力越来越大,而鲁国的国君就像一个很小的诸侯,地位远远低于三桓家族。即便如此,三桓还是没能像韩、赵、魏瓜分晋国一样瓜分鲁国。

鲁国最终的灭亡是来自楚国的打击,公元前249年,楚国攻打鲁国并最终灭掉鲁国。

鲁国从周公开始一直到顷公,一共传了三十四代,历时794年。

上一篇

清道台被逼挖煤窑,险些丧命

下一篇

从西方传教士评价来看明清两个时代,理想国到半野蛮人的退化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