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揭开鲜为人知的五代十国史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揭开鲜为人知的五代十国史
收藏 0 0

中国古代墓葬是非常注重风水,帝王更是重视墓葬的选址与修建。戎战一生的王建称帝时已过不惑之年,随即由著名文士曾任“成都尹”的周庠主持选址与修建工程。永陵选址成都城的西北方,距离当时的大西门外不到一公里,为一处高于城内的台地。这是精心选择、并经群臣议定的一块风水宝地。首先永陵选择在成都西北,西北方在八卦中居“乾”位;其次永陵背山面水,背靠武担山,面朝数重河流(南面一条人工半月形河流,东西各有河流汇入锦江),此外墓葬坐北朝南,古人又所谓“北面称臣”“南面称孤”之说,历来皇宫衙门也坐北朝南,这些都遵循了历代墓葬选址的规律。

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揭开鲜为人知的五代十国史
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揭开鲜为人知的五代十国史

据史料记载永陵修建时曾请当时的著名画师赵德齐与擅画佛像的高道兴曾在陵庙中绘壁画100余堵,可以想见永陵的恢弘气势。918年,享年71岁的王建久病后死于痢疾,归葬永陵。 公元925年,后唐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成都,一代枭雄王建所期望开创的“万世基业”仅历两朝便宣告结束。历史的风烟荡涤着千年的岁月,往日的强盛于繁华只能诉诸于后人的想象,唯有那巍峨的前蜀永陵依然静静的矗立在滚滚东流的锦江河畔,默默地向后人诉说着当年的荣枯盛衰。

王建是出身于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借用一句三国里的一句话,古今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唐朝统治200多年,天下群雄割据,那时候的中国正经历又一次的大分割,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作“五代十国”。

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揭开鲜为人知的五代十国史

“五代十国”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 ~ 960年)与十国(891年 ~ 979年)的合称,主要指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之间的这段历史时期。

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拉开了五代的序幕。其后,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 ;石敬瑭又引契丹军攻灭后唐建立后晋 ;后晋终又被契丹军攻灭后,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了中原地区 ;郭威篡后汉建后周,后周世宗柴荣苦心经营,使后周有统一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后周随后被赵匡胤所篡,建立北宋,五代至此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先后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地处江南的吴国国力雄厚,后被李昪篡位,建立南唐,其后又有吴越国和闽国等。湖广地区被荆南、南楚和南汉等占据;南唐实力较强,先后灭闽国、楚国,后因国力渐衰,最后败给后周;而蜀地先后有王建建立的前蜀、孟知祥建立的后蜀,国力强盛 ,仅次于南唐,却都因继位者耽于享乐,二世而亡;在十国中唯一的北方国家是北汉,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祟所建。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后,与其弟宋太宗相继扫荡群雄,最后于公元979年攻灭北汉,统一中原,十国结束。

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和汉晋之间的三国时期大抵相当,但这一时期政权远多于三国时期,所以其过程之曲折、斗争之残酷、命运之无常,让许多人都为之震撼。历史总是这样,惊心动魄之后,留下一个个姓名,给以后人无限的感慨。

今天,就让我们从这里共同走进那段风云岁月,感知那段历史时期的风云人物。

后梁:朱温 → 朱友珪→ 朱友贞

后唐:李存勖 → 李嗣源 → 李从厚 →李从珂

后晋:石敬瑭 → 石重贵

后汉:刘知远 → 刘承佑

后周:郭威 → 柴荣 → 柴宗训

吴 :杨行密 → 杨渥 → 杨隆演 → 杨溥

南唐:李昇 → 李璟→ 李煜

吴越:钱鏐 → 钱元罐 → 钱弘佐 → 钱弘棕 → 钱弘褚

楚 :马殷 → 马希声 → 马希范 → 马希广 → 马希萼

闽 :王审知 → 王延翰 → 王延钧 → 王继鹏 → 王曦 → 王延政

南汉:刘岩 → 刘玢 → 刘晟 → 刘继兴

前蜀:王建 → 王衍

后蜀:孟知祥 → 孟昶

南平:高季兴 → 高从诲 → 高保融 → 高保勖 → 高继冲

北汉:刘崇 → 刘钧 → 刘继恩 → 刘继元

上一篇

为何多数封建王朝难逃300年命运怪圈?

下一篇

李自成兵马雄厚,却被人少的清军打败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