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大清王朝挥之不去的梦魇——叶赫那拉氏诅咒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大清王朝挥之不去的梦魇——叶赫那拉氏诅咒
收藏 0 0

自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前后三百年,建州女真始终摆脱不了的梦魇,那就是“叶赫那拉氏诅咒”——亡清必叶赫那拉氏。

明朝时期,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也称野人女真),其中海西女真又称扈伦四部,分为乌拉、哈达、辉发、叶赫四部。

大清王朝挥之不去的梦魇——叶赫那拉氏诅咒

在明朝万历年间,为了遏制逐渐强大的建州女真,叶赫部联合海西女真其余三部和蒙古势力的科尔沁部、长白山部、讷殷部、锡伯部、卦勒部,兵分三路,进攻建州女真,史称“九部联军大战努尔哈赤”,最终却被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各个击破。后来努尔哈赤率领大军征讨叶赫部,战斗异常惨烈,杀得日月无光,血流成河。城破身死之时,叶赫那拉部族大将布扬古对天发誓: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意思是我死后,我的后代就算只剩下一个女子,也必定会覆灭满洲国的!

大清王朝挥之不去的梦魇——叶赫那拉氏诅咒

从此以后,民间盛传”亡清必叶赫那拉氏”。传言,清朝皇室遵循着“叶赫那拉氏不得入后宫”的祖训,就是防止叶赫那拉氏惑乱君心、祸国殃民。更有甚者,清太宗皇太极建造故宫的时候,曾挖出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灭大清者,叶赫那拉”。

大清王朝挥之不去的梦魇——叶赫那拉氏诅咒

无独有偶,清末著名的两位太后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正是叶赫那拉氏后人。慈禧太后在位期间,荒淫无道,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几乎签遍了所有的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割地赔款,设租界,通商埠,镇压义和团等等,真是罄竹难书。在她统治的大半个世纪里,中国满目疮痍,被帝国主义瓜分殆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大清王朝摇摇欲坠,濒临灭亡,而这正印证了叶赫那拉氏诅咒。慈禧太后死后,各地爆发了辛亥革命。公元1912年2月12日,在位的隆裕太后代表满清政府颁布了《宣统帝退位诏书》,结束清朝自1636年建国以来共二百七十六年的统治,也实现了“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的诅咒。

大清王朝挥之不去的梦魇——叶赫那拉氏诅咒

其实,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分析,大清的灭亡并不能单怪这两位女子,当时的满清政府已经腐朽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再加上内忧外患,灭亡必不久矣。

而且整个大清王朝中,还出现过多位叶赫那拉氏名人。康熙年间的纳兰明珠和其长子纳兰性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纳兰明珠,官至内务府总管、太子太傅,对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以及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起到积极作用。纳兰性德,清朝著名词人,他的《纳兰词》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盛誉。

大清王朝挥之不去的梦魇——叶赫那拉氏诅咒

在当今时代,叶赫那拉氏也是名人辈出。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内地著名女歌手那英,著名演员兼导演吴京等等。那么大家觉得叶赫那拉氏诅咒对满清王朝的灭亡有影响吗?我是子曰读历史,以史交友,其乐无穷。

大清王朝挥之不去的梦魇——叶赫那拉氏诅咒

上一篇

明末文人张岱为自己写的墓志铭,看着大胆有趣,实则引人深思

下一篇

中国古代打仗为什么都要攻城,就不能绕城而过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