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晚清湘军—文人带兵,军中悍将(三)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晚清湘军—文人带兵,军中悍将(三)
收藏 0 0
晚清湘军---文人带兵,军中悍将(三)

江忠源

江忠源生性刚直豪爽,重视经世之学,于1837年考中举人,后入京参加会试,没有中榜。遂返回家乡,以兵法训练乡里子弟。1847年瑶人聚众作乱,其组织团练镇压,击破叛军巢穴,被擢升为知县。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后,江忠源被征调到军中,奔赴广西。作战中其数次击败太平军,被擢升为知府,1852年,江忠源追击太平军至全州。当时,太平军占据全州,打算沿着湘江水陆并进,北攻长沙。江忠源在蓑衣渡设下伏兵,又砍伐树木,堵塞河道,并与太平军鏖战两昼夜。南王冯云山中炮而死,太平军溃逃,辎重尽被缴获。随后其率军坚守南昌,多次击破太平军营垒、迫使太平军撤军而去,咸丰帝为了表彰其功劳,特赐他二品顶戴,任安徽巡抚。1853年江忠源率军困守庐州,后因部将私通太平军,致使城破,其身中七处创伤,跳水自杀,时年四十二岁。清廷得知后,追赠江忠源为总督,赐谥忠。

晚清湘军---文人带兵,军中悍将(三)

李续宾

1818年-1858年,字如九,号迪庵,湖南湘乡人,晚清湘军名将。

贡生出身,1852年在籍协助其师罗泽南办团练,对抗太平军。次年随罗泽南出省作战,增援被太平军围困的南昌。1854年,在湘军攻占湖南岳州(今岳阳)、湖北武昌、田家镇(今武穴西北)等重要作战中,常当前锋、打硬仗,以功升知府。次年一月,随罗泽南南下,连占弋阳府、广信府(今上饶)、德兴、义宁府等府县。十二月,随罗泽南赴援湖北。咸丰六年(1856年)罗泽南战死后,接统其军,成为湘军一员重要统兵将领。1858年其在三河之战中陷入太平军的重兵包围,最终战死,所部尽覆。李续宾自参加湘军至三河败亡,”七年之间,先后克复四十余城,大小六百余战”,成为湘军中少有的悍将,是打击太平军十分有效的清军将领。他的战死,对湘军打击甚大。胡林翼哀叹道:”此番长城顿失。……以百战之余,覆于一旦,是(使)全军皆寒,此数万人,将动色相戒,不可复战。又说:”三河败溃之后,元气尽丧,四年纠合之精锐,覆于一旦,而且敢战之才,明达足智之士,亦凋丧殆尽。曾国藩则”哀恸填膺,减食数日。”咸丰帝闻之也”不觉陨涕”,并命照总督阵亡例赐恤。

晚清湘军---文人带兵,军中悍将(三)

罗泽南

(1807年-1856年),字仲岳,号罗山。 湖南省双峰县人。晚清湘军将领、理学家、文学家,少年时代就怀有大志,喜欢研读理学著作。1826年,其应试不第,遂回到家中教授讲学,开始了长达28年的设馆教书生涯,日后湘军众将大多出自其门下。1852年太平军进犯长沙,罗泽南以在籍生员的身份倡办团练,与曾国藩共同募兵成立湘军。随后其率军在南昌,岳州等地数次击败太平军,挽救了湖南湖北岌岌可危的形势。此后罗泽南率湘军转战江南,攻城夺地,成为湘军首屈一指的名将。1856年罗泽南率军进攻武昌城,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飞炮击中去世。终年49岁。咸丰帝听闻之后非常震惊并表示哀悼,赐给谥号忠节,入祀昭忠祠。

罗泽南是湖南理学经世派的主要人物,一面反复研读”性理”,一面”究心水利、边防、河患等书”。对”天文、舆地、律历、兵法及盐、河、漕诸务,无不探其原委”。罗泽南的诗是湖湘诗派的重要代表,其文是桐城派之嗣响湘乡文派的典范之作,因之,称他为文学家是当之无愧的。

▼更多精彩简史,请关注我们▼

晚清湘军---文人带兵,军中悍将(三)

一个历史的记录

上一篇

揭秘隋炀帝杨广,一个幼稚而有才干的皇帝

下一篇

罗氏名人:民族英雄罗荣光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