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秦朝统一六国,却瞬间被农民起义给瓦解,难道仅仅因为秦始皇?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秦朝统一六国,却瞬间被农民起义给瓦解,难道仅仅因为秦始皇?
收藏 0 0

秦朝,从一个诸侯国,到统一六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国家,是强大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被一个普通百姓发难,而使秦朝的宗庙毁掉,国君又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嘲笑,这是为什么呢?

秦朝统一六国,却瞬间被农民起义给瓦解,难道仅仅因为秦始皇?

秦始皇

一、六国的不甘

统一六国,在我们现在看来是有利于历史进步的。结束了战争纷乱的局势,使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对于当时的六国来说,这就是灭国之恨。燕太子找荆轲,就出现了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打着秦王暴政的旗号。这其中有没有六国私心推波助澜?肯定有的。

不止是六国的王室成员,六国的百姓也不见得能够忍受自己的国家灭亡,而自己由原本的燕人、齐人等变成了统一的秦国人。对于百姓来说,虽然谁做皇帝对他们都没有影响,但是也想着自己的国家来主导一切。作为战败者,面对秦人来说,日子本身就不会太舒服,也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所以秦国毁灭的背后,肯定有六国的影子。

秦朝统一六国,却瞬间被农民起义给瓦解,难道仅仅因为秦始皇?

荆轲刺秦王

二、暴政

暴政,可以说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我们知道暴政,可是为何实行暴政,仁政不是更好吗?秦始皇推究五行德性终始相次的顺序,认为周朝火德统治天下,秦取代周德而兴起,必须采用周德不能胜过的德性。那便是水德,并且把黄河改名为德水,用来作为水德的开始。刚强坚毅,乖戾深刻,一切事务都依法办理,苛刻侵害,摒弃仁爱恩惠和道义,以为这样才符合五德之数秦始皇的这种思想便是暴政的开始,摒弃仁爱恩惠和道义这句话,也就注定了是以暴治国

秦朝统一六国,却瞬间被农民起义给瓦解,难道仅仅因为秦始皇?

黄河

既然是暴政,残暴到何种程度?当时仅仅因为百姓的议论,感觉自己权威收到了挑战,便下令焚书坑儒。据史书记载:不是博士官职务,而天下敢有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部搜出,送到官府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推崇古代,诽谤当今史记的灭族。官吏知情而不举报的同罪。命令下达三十天不烧书的,处以墨刑,发配边关,夜筑长城,昼侦敌情,所不烧的,只有医药、卜筮、种植一类的书。可以想象百姓如何生活,甚至剥夺了一个人基本的求知和说话的权利。

秦朝统一六国,却瞬间被农民起义给瓦解,难道仅仅因为秦始皇?

阿房宫

不仅如此,对于修建阿房宫。当时派遣去修建宫殿或者营建骊山的有七十多万人,这些人全是受过宫刑、徒刑的。很难想象一个国家七十万人获罪,并且还是宫刑。细数历朝历代都没有这样的事情。唐朝人口最多的时候全国人口都不过亿人,更别说经过六国混战的秦国了,就是这样还有七十万人的罪人。

三、领导者的自私

秦始皇时期还好,到了胡亥的时候这种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如果作为一个百姓,你自私没有什么,计较的无非都是蝇头小利。可是作为皇帝,有这种想法很可怕。胡亥与丞相对话时曾说过:“凡是贵有天下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尽情享受”、“像那虞、夏的君主,贵为天子,自己却处于穷苦实况,为百姓作出牺牲,有什么值得效法的。”这句话几乎把自私体现到了极致,认为自己作为君王就应该享受,全天下就应该百姓吃苦自己享福。这种皇帝,我觉得无论是仁政还是暴政都不会有大臣和百姓跟随

秦朝统一六国,却瞬间被农民起义给瓦解,难道仅仅因为秦始皇?

胡亥

就是这样的帝国,因为陈胜吴广起义瞬间毁灭了。不得不说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的深刻,力量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而皇帝却掌握在百姓的手中。不仅如此也不能不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何时,古代受苦的永远都是百姓。

上一篇

中国美协的第一任女掌门,风华绝代的双清楼主

下一篇

云衣定制丨穿了这么多年的西服,它的历史你了解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