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读史点滴(三):崇祯皇帝之哀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读史点滴(三):崇祯皇帝之哀
收藏 0 0

中国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中明崇祯皇帝是最为悲壮的。

关于崇祯帝史学界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昏君,有人说他是明君。真实的崇祯是没有受过帝师的培训,匆匆接他哥的班当上皇帝。他即位之初就重用奸相温体仁,制造了许多冤案,人称他是“遭瘟的皇帝”。他的性格复杂,既机智又愚蠢,有胆略又刚愎,时有高招又有昏招。在他接班时江山风雨飘摇,内有阉党擅权,东林党鼓噪,外有农民起义军作乱,后金(大清)寇边,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为保大明江山,崇祯勤于政事,生活节俭,铲除阉党,六下罪己诏,但他又不识时务,拒绝议和。当时大清在关外愿意去帝称汗,李自成请封河南王去和八旗作战,但崇祯都拒绝了,不得不两面作战,疲于应付。他又疑心过重,错杀袁崇焕,朝中再无大将可上阵。在南迁上优柔寡断,只能困守北京,没有战略回旋余地。

所以崇祯是时运不济的皇帝,按他的本事非亡国之君,而是赶上了亡国之运。

崇祯之死也是轰轰烈烈的,是震摄人心的悲壮之死。

北京被李自成攻破时,崇祯在宫中举行最后晚餐。一家人哭哭啼啼,痛饮一番,直到杯残狼籍,他拔出剑对家人说:事已至此,可以死了。皇后自缢,他大声说好。对两个公主说:谁让你们不幸生于我家。挥剑杀死幼女昭仁公主,长女乐安公主用手挡剑,右手被斩断,流血晕倒。袁贵妃上吊时绳子断了跌了下来,他上去补了三剑。乘着酒力,又杀死几个嫔妃。

他带着太监逃出宫来到煤山,看了早已写好的遗诏:“朕已丧天下,不敢见先人,亦不敢终于正寝。”

咬破手指,在衣襟上写“朕误听文官言,致失天下,任贼碎裂朕尸,但弗伤我百姓”。遂在歪脖树上吊死。

诗人屈大钧有诗云: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髙皇。风雨迷神路,山河尽国殇。御袍留血诏,哀痛怎能忘。

上一篇

“字”以载“孕”里的小秘密

下一篇

史上最胖的皇帝,一顿能吃掉20斤肉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