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百家姓——邹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百家姓——邹
收藏 0 0

邹姓,汉族姓氏。

邹姓在宋《百家姓》中排第35位,最新统计,邹姓人口约450万,姓氏排行榜第68位,位于方姓之后,熊姓之前。

百家姓——邹

回本溯源

一、出自姒姓

这种说法称邹氏为越王勾践之后。

二、出自子姓

称邹氏为商纣王微子启的后代。公元前11世纪周平公把商的周围地区封给殷纣王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于商丘,其后三朝采食于邹邑,其第五世孙叔梁仡以邑名“邹”为姓。所以称之为山东邹氏。

三、出自曹姓

以国家的名称作为自己的姓氏。上古时有邾娄国为狭所建,战国时鲁穆功改邾娄国为邹国。后来邹国被楚国所灭后有邹氏,亦为山东邹氏。

四、源于满族

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邹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八旗通志·列女传》记载:满族邹佳氏,亦称组佳氏,满语为Joogiya Hala,世居铁岭(今辽宁铁岭),属于满族老姓之一。

百家姓——邹

迁徙分布

邹氏早期主要在其发源地即今山东境内发展繁衍,至秦汉时期,他们中的有一支迁至范阳,发展成为望族。

西汉以后,范阳邹氏逐渐南迁至河南邹坊,成为较强的一支。汉代有邹廷任襄阳令,在当地安家,其后裔有一支迁到雍州。

西晋有新野人邹湛以才学知名,在朝廷做了国子祭酒、少府,其子孙有一支迁到衡州。

东晋十六国时,由于战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邹氏的一部分随之渡江,定居于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一些地方。

唐初,陈政、陈元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携一部分邹氏随从同往,后在福建安家。又,唐德宗贞元末年,邹垣因避战乱,自今安徽迁入福建,其子孙繁衍分居于邵武等县。

北宋有邹异,长乐人,元佑中举经明行修,这说明北宋时已有邹邹氏居于广东。

南宋时期,有泰宁人邹应龙任初权参加政事,他的子孙散居闽、粤,还有迁到广西乐平的。

现在台湾的邹姓人及侨居新加坡等国的邹氏华侨,主要是从广东、福建迁去的。

当代邹姓的人口450万,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大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38%,其次分布于四川、广东、福建、江苏、重庆、吉林、贵州,七省的邹姓又集中了37%。江西为邹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14%。全国形成了以赣、鄂、湘为中心的邹姓聚集区。

百家姓——邹

姓氏名望

古代名人

邹忌:战国,邹氏家族在战国时期有名的人物,以鼓琴游说齐威王

邹衍:春秋战国,亦作驺衍,春秋战国时齐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阴阳家、士大夫。他学究天人,雄于辩口,号“谈天衍”。创五行始终说。“深观阴阳消息”,借以论述天道、世运的转移。邹衍的著作很多,皆已散佚。《史记·卷七十四》说邹衍著有“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第十》阴阳家著录《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邹靖:东汉末年,籍贯荆州长沙,东汉末年时期的北军中侯,刘焉之校尉。

邹天纬:唐朝,字云祥,行重二,唐天祐袭封荆南节度使,屯兵范阳。

邹应龙:南宋,南宋官员,字景初,泰宁城关水南街人,状元,官至尚书、参知政事,理宗亲书“南谷”两字送他,并封他为太子少保,开国公。

邹守益:明朝,江西安福人。明学者,字谦之,号东郭。官至南京国子祭酒。师从王守仁,强调“缜独”、“戒惧”。著作有《东郭集》。

邹元标: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三君」之一。

邹炳泰:(?-1820),字仲文,江苏无锡人,清朝大臣。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历官国子监祭酒,兵部、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尹事,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中,援古制疏请立国学辟雍。先后督山东、江西学政。屡被贬降。嘉庆中,因林清事变罢官。嘉庆二十五年卒。

近代名人

邹汉勋:(1805—1854),清著名学者,湖南新化人,字叔绩。咸丰元年(1851年)举人。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舆地学家,中国近代舆地学奠基人。

邹云彪:民国初年,民国初年孙中山委任福建闽西警备司令,追赠陆军上将。

邹鹏振:民国,民国第四十四军中将军长。

邹善芳:开国少将,河南省光山县人。曾任商丘军分区司令员、河南省公安总队总队长。

现代名人

邹市明:1981年5月18日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奥运冠军,中国男子拳击队48公斤级拳击运动员。

邹兆龙:又名倪星,1967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市,中国动作演员。

上一篇

曼施坦因元帅被解职以后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