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晁盖之死与宋江有关,儿歌道破真相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晁盖之死与宋江有关,儿歌道破真相
收藏 0 0

在《水浒传》中,晁盖之死一直是个扑朔迷离的疑案,究竟跟宋江有无关系,长期处在争论之中。如果抛开阴谋论、拥宋论,和和气气以原文来论证,不管是不是宋江派人射杀晁盖,宋江在里面都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成功除掉了招安路上的畔脚石——晁盖,这在原著中有明确记载。

晁盖之死与宋江有关,儿歌道破真相

梁山内部分歧

金毛犬盗得“照夜玉狮子马”,一句江湖只闻宋江之名,已在说明梁山矛盾。梁山大头顶乃是晁盖,而宋江势头已掩住了晁盖锋芒,所以江湖好汉只知宋江,不知晁盖,这便初步说明了晁盖亲征曾头市的原因。

“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无路可见,欲将此马前来进献与头领。”

宋江携金毛犬上了梁山,金毛犬又在晁盖面前说了“照夜玉狮子马”的神奇之处,晁盖没有说话,明显对马不感兴趣,宋江下令戴宗去探查曾头市,寻访马的下落。

戴宗来回花了四五天时间,抛开其日行八百的奇速不说,探查地形和人员配置至少花一天时间,单边路程最多也就两天时间。这个时间在攻打曾头市尤为重要。

戴宗讲述的儿歌成功排起了晁盖怒火,因为儿歌说的是灭梁山、杀晁盖、擒宋江、捉吴用,这里面的意味很深。

扫荡梁山清水泊,剿除晁盖上东京。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

如果上东京讨赏,照理晁盖这个大头领肯定是最值钱的,偏偏一杀了事;宋江、吴用则要活捉,其地位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晁盖是主战一派,宋江属于招安一派,儿歌明显有分裂梁山、强调主事人乃是宋江之意,晁盖大怒就是基于这一点,因此要亲征曾头市。待宋江劝阻,晁盖说了一句令人意味深长的话,不是要抢宋江的功劳,是替宋江走一遭。

这话实则强调主事人是晁盖,宋江只是个二把手,如今梁山只见宋江出征,占尽功劳,获得民心,已成了鸠占雀巢之势,晁盖再不出征,将被彻底边缘化,势力越发薄弱。改打曾头市,势在必行,出政绩,树立晁盖的威望。

晁盖道:“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

晁盖之死与宋江有关,儿歌道破真相

晁盖身死之谜

1、戴宗去向成疑

晁盖下山,点了二十将,五千兵马,而熟悉的道路的戴宗并未在列,被宋江下令紧随晁盖之后下山探查战况消息。

两军对垒,林冲首战曾魁不分胜负,本就是试探之局,双方没有太过纠缠。

次日再战,“射死晁盖的元凶”史文恭出场,史文恭弯弓插箭,坐下便是千里玉狮子马,手里使一枝方天画戟。双方混战,各有损伤,以曾家退守山林、梁山好汉回寨栅结束。文中没提史文恭的战斗场面,更没说射箭本事如何,按照夜袭晁盖的箭法,如果白天冷箭,在混乱中射伤晁盖显然也不是难事。

又搦战三日。前后五天,前来打探消息的戴宗并未露面,那么戴宗到底眼中有没晁盖存在呢?或者说戴宗根本就在忙其他事,无暇在战局僵持的时候,前来报备。一个将,不与头领晁盖朝面,不合常理;即使要回报宋江战况,也应该先见晁盖,商议战局怎么个回报法,然后再回梁山。戴宗来回梁山与

戴宗去向有问题,不与晁盖会面也不合常理,真相只有一个,戴宗彻底投向招安一派的宋江,不受晁盖管制。

晁盖之死与宋江有关,儿歌道破真相

2、晁盖身死

两个僧人突然冒出,自称知晓曾家五虎出没去处,自愿领路前往;即使林冲劝阻晁盖也要执意夜袭曾家寨。

晁盖情愿相信来历不明的僧人也不肯用曾经探查了曾家寨的形势和路况的戴宗,说明晁盖对戴宗早有戒心。晁盖在夜袭曾家寨时点名的十人有七人是嫡系,把最信任的林冲作为接应队伍,目的是监视主宋江的人手,防止生乱。

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处不见了两个僧人,呼延灼便叫急回旧路,曾家寨伏兵出,火把遍野,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弯,撞见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扑的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

僧人是曾家寨内应,道理上说的过去,这一彪军马就有很大问题,绝对不是追兵,而是伏兵。

史文恭在次战时有出场,对方如果打有火把,不可能梁山无人认识;如果史文恭在场,射倒晁盖后追杀众人,在慌乱之后至少有人也能认出。事后无人说史文恭有出场,而是根据箭上刻字认为是史文恭射杀晁盖。

如果没有火把,史文恭身据地利人和,为什么要黑夜在道上拦截晁盖,而不是埋伏在两旁进行袭杀?并且晁盖是按原路返回,这彪军马又怎么跑到晁盖身后的呢?前后不过五里多路,按照口袋战术,这彪军马应该埋伏两旁,等追兵到来,再合围,最终强杀晁盖。这彪军马行走在道上,明显是把优势放弃,要和晁盖进行遭遇战,这种错误带兵的将领不可能犯。

射杀晁盖的箭也有问题。史文恭在箭上刻字,表示专属是没问题的,很多将领都有这习惯,但没人看到史文恭出场,总不可能史文恭随意射了一箭,自己就跑了,而让士兵去追击晁盖吧?

如果史文恭不在场,又是谁射出的这箭?晁盖带领的十人没有嫌疑,否则该是后脑中箭;林冲带领接应的十人也没有嫌疑,谁离开林冲自然心中有数。

真相只能是一个,这一彪军马不是曾家寨人。

林冲等人与这一彪军马战至天明,曾家寨当晚也没参战,而是在次日夜晚发动的进攻。如果是曾家寨人与林冲对战,其他部队不可能不来支援,可见这一彪军马并非曾家寨人。

晁盖之死与宋江有关,儿歌道破真相

3、迷雾重重

戴宗五日不见踪影,去向难名。

林冲命人刘唐,三阮,杜迁,宋万送走晁盖后,准备撤军,而呼延灼悍然反对,要等宋江的号令才可行事。明显呼延灼以宋江之名与林冲争夺指挥之权,造成群龙无首的局面,这是等待曾家寨前来攻打,还是要掩盖什么真相呢?

这样等待就过了一天!

呼延灼道:“须等宋公明哥哥将令来,方可回军。”

当日夜晚曾家寨四路兵马来攻,林冲且战且退,回转梁山方向,这时呼延灼不反对了,走到五六十里,正好遇到前来传令撤军的戴宗,于是林冲等人才回了梁山。

从前日天明送走晁盖到遇到戴宗过去一天多时间,晁盖等人即使回到梁山,戴宗出现的时间也对不上,如果戴宗是早已知道战局结果,那说明宋江也知道,因此提前等候在了路上。

晁盖临死前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宋江说的是:“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

宋江把射箭之人定性为史文恭,偷换了概念。晁盖显然知道杀己之人并非史文恭,并不想把梁山泊主传给宋江,反而出了这个难题。晁盖希望替自己报仇的人,有能力站在朝廷的对立面,摆脱宋江招安的路子;即使找不到这个人,那么宋江也没法坐上头领位置,那么招安之路也就提不上日程,无法使梁山好汉合心。

晁盖之死与宋江有关,儿歌道破真相

晁盖失算了,在吴用的设计下,很快找出了这么一个人,他叫卢俊义,武功天下第一

其实在原著中,当初戴宗打探消息的儿歌中,已经指出晁盖必死,而这一切与宋江有关。

“摇动铁铃,神鬼尽皆惊。铁车并铁锁,上下有尖钉。扫荡梁山清水泊,剿除晁盖上东京!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尽闻名!”

荡梁山、清水泊除晁盖,上东京及时雨智多星!这就是最后隐在儿歌中的真实意思。

上一篇

你的老祖宗是谁?看看汉族姓氏“血统图”

下一篇

讲好“黄河故事”:嘉应观治水功臣之金龙四大王谢绪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