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称霸太平洋和整个印度洋的中国军队,本可开疆拓土,却选择退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称霸太平洋和整个印度洋的中国军队,本可开疆拓土,却选择退出
收藏 0 0

大航海时代开启了人类的现代文明,而中华文明却与大航海时代失之交臂,反而走向了保守和内敛。让人遗憾的是,就在葡萄牙人发现美洲之前的近百年,中国曾经有一支庞大的船队,称霸西太平洋和整个印度洋。

没错,正是郑和下西洋。据现代专家考证,郑和的船队规模达200多艘,其中最大的宝船排水量超过一千吨。而哥伦布的船队只有三条船,总排水量400多吨,还不及一艘宝船。

郑和的船队主要目的是向海外诸藩宣告,大明已经取代元朝,成为中华正朔,你们可以来进贡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商,向海外输出中国商品,宋元两代的海贸都很发达,明朝同样可以赚这个钱。

称霸太平洋和整个印度洋的中国军队,本可开疆拓土,却选择退出

据记载,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由于船只损坏等原因,沿着航线留下了一部分船员。直到今天,当年船队到过的很多地方,甚至包括肯尼亚,都有人声称自己是这些船员的后代。

这些船员都是被迫留在当地的,人数少,也没有组织,并没有对当地产生过什么影响。那么,有没有可能像西方人一样,中国在这些地方移民,建立起受中国控制的独立王国呢?

从郑和船队的能力上讲,完全是有这种可能的。船队的成员最多时有2万人,除了官员、船员外,其他的都是军人。对中国来说,海外都是尚未归化的野蛮之地,必须要有足够的武力才能保证船队的安全。

称霸太平洋和整个印度洋的中国军队,本可开疆拓土,却选择退出

当时的东南亚可不是旅游区,土著普遍对外来者抱有敌意,土著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更大的威胁则来自于海盗。第一次下西洋时,郑和船队可以说是一路杀过去的。

在印尼的爪哇岛,船队派人登陆时,麻喏八歇国的东西二王正在交战。西王不知道登陆的人是谁,把他们给杀了。郑和跟随朱棣参加过靖难之役,岂会被小小的土著吓倒?

史书上只说西王派使者谢罪,但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上百条巨舰出现在爪哇岛海面,盔甲鲜明的明军将士列阵于前。这些仍处于部落时代的土著王爷会轻易谢罪吗?背后依靠的是绝对的军事实力。

称霸太平洋和整个印度洋的中国军队,本可开疆拓土,却选择退出

在马来西亚三佛齐王国,占据马六甲的海盗陈祖义,害怕郑和船队是来剿灭他们的,想用诈降来骗取信任,然后发动偷袭。哪知,郑和久经战阵,根本骗不了他。

这一战恐怕是郑和下西洋期间最惊险的战斗了,消灭的海盗超过5000人,陈祖义被活捉,押至北京,当着各国使者的面被处死。从此,东南亚再没人敢与郑和船队敌对。

此外,还有一次大型战斗发生在第三次下西洋时的锡兰,也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锡兰山国王出动5万人马围攻郑和船队,郑和率领两千精兵突袭王城,生擒国王及全家,然后另立亲明的国王。

从以上的战例可以看出,郑和船队消灭了沿线上的各个反明政权或国王,才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朱棣派出这么庞大的船队,并不完全是炫耀国力,更有现实的需要。

称霸太平洋和整个印度洋的中国军队,本可开疆拓土,却选择退出

还有一点不可以忽视,华人早就在这些地方扎根,他们大多来自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郑和船队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存环境,自此无人敢把当地华人当作欺压和掠夺的目标。

但是,郑和没有进一步加强这些华人的力量,使他们能够与当地政权相抗衡,其中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是大明为了有别于蛮横的元朝,对藩国和异邦以怀柔政策为主,除非对方主动挑衅,否则不轻易开战。这就使得明朝无法主动移民,去抢占马六甲等重要关口。

其次是大明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重土安民的观念根深蒂固。虽然不会像满清那样,视海外华人为抛弃祖宗的化外之民,但也不会主动鼓励百姓移民海外。

再次,当时海上没有人是明朝船队的对手,即使有一些土著已经具备了国家形态,但与大明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而西方船队还没有出现,使大明认为整个西洋对中国都是开放的,没有必要派出常驻人员。

称霸太平洋和整个印度洋的中国军队,本可开疆拓土,却选择退出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郑和下西洋是与西方的大航海发生在同时代,也许郑和为了保障大明在西洋的统治地位,就有可能在马六甲等地方留下重兵,进而发展成中国的海外领地,那么中国绝对有称霸世界的可能。

那么,今天的中国就不会只有亚洲的东部一角,我们的势力范围将扩展到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历史不能假设,我们只能说,太先进的大明因为没有足够的外来竞争,反而陷入保守,错过了雄居地球之巅的最好机会。

【参考资料:《明史》、《中国通史》】

上一篇

清朝实际的创立者——多尔衮为何宁死不称帝(4)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