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侠义公案小说四大名著简介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古代侠义公案小说四大名著简介
收藏 0 0

《七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是一部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由清代无名氏根据说书艺人石玉昆说唱的《龙图公案》及其笔录本《龙图耳录》编写而成。小说以北宋仁宗时龙图阁大学士包公断案为背景,集中描写了“南侠”展昭、“锦毛鼠”白玉堂等一批劫富济贫、扶危济困、忠心为国的豪杰义士。全书情节曲折,结构紧凑,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被鲁迅誉为“正接宋人话本正脉,固平民文学之历七百余年而再兴者也”。

《小五义》是我国著名公案侠义小说之一,是《三侠五义》的续书,根据清朝末年民间艺人石玉昆的说书旧本润色而成。叙述为剪除叛逆的襄阳王赵玉,锦毛鼠白玉堂独闯铜网阵遇害。此后,其余义士亦渐衰老。他们的后辈徐良、白芸生、卢珍、韩天锦为共破铜网阵,在赴襄阳的途中凑集于客栈,与小侠艾虎,共结为“小五义”,并沿途诛锄豪强,齐集武昌,在蒋平、魏真等率领下,攻进铜网阵,在阵中遇以险情。故事曲折,情节纷繁。

《施公案》主要描写施仕伦出任江都县令、顺天府尹时的断案以及与贪官污吏、权豪势要、强盗凶寇斗争以及偶来的侠客行侠等精彩内容。小说中心人物施仕纶,实即康熙年间施世纶,字文贤,清汉军镶黄旗人,曾任扬州、江宁知府、漕运总督等官,著有《南堂集》,《清史稿》有传。小说中的主要侠客形象黄天霸塑造得十分光彩,后来成为戏曲中长演不衰的舞台形象。

彭公,是我国古代的清官之一,为广大人民广为传颂。他断案的故事也留传千古而不衰,他断过的案,大到人命关天,小到鸡毛蒜皮断过之后时人无不怕手称快,至今人们还不忘这位“包青天”。《彭公案》以彭朋出知三河县、升绍兴知府、擢河南巡抚、授兵部尚书查办不同事务为线索,叙述李七侯、黄三太、杨香武、欧阳德等一班侠客协助他惩恶诛奸、除盗平叛的故事,结局无非是清官邀得圣宠,侠客受到奖赏。

上一篇

郭嘉到底有没有劝曹操杀刘备?

下一篇

恭贺翟云老先生的九十大寿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