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高度怀疑皇帝们的年号互相抄袭,好寓意的字太有限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高度怀疑皇帝们的年号互相抄袭,好寓意的字太有限了
收藏 0 0
高度怀疑皇帝们的年号互相抄袭,好寓意的字太有限了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君主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我国五千年历史悠久,其中朝代更迭转换经历多次。每个皇帝开国时候,都希望自己的这一朝代能够永远兴旺传承下去,所以皇帝们的年号也都非常吉祥顺遂。

高度怀疑皇帝们的年号互相抄袭,好寓意的字太有限了

经统计,皇帝们年号中出现最高的字是这些:天、元、太、兴、平、庆、顺、靖等吉祥寓意的字。

而且看看这些帝王们还有互相抄袭之嫌,比较严重的就是清朝,可能是因为前面朝代太多了,自己这一朝想不出好年号了,于是就借鉴一下也是有的。

比如清朝皇太极崇德,明朝有正德、崇祯两朝年号,这个皇太极估计比较懒惰,把两个年号各取一个字,拼凑一下就成了崇德了。

顺治皇帝年号:明朝有天顺,弘治两朝年号,估计多尔衮当时觉得这样不错,也依样画葫芦,就拼凑出个顺治来。

康熙皇帝年号:宋朝有康定年号,明朝有洪熙年号,估计辅政大臣们拟定年号时候,觉得老抄袭一个朝代的太明显,就向前追溯,发现元朝行,都是外语外族,就又向上追溯到宋朝,发现这里的年号很多很好,于是就开始排列组合。

雍正皇帝年号:宋朝有雍熙年号,明朝有正德,于是很容易就编制雍正年号了。

乾隆皇帝年号:宋朝有乾兴年号,明朝有隆庆,于是就乾隆了。

嘉庆皇帝年号:明朝有嘉靖、隆庆年号,各取一字,诞生嘉庆。

道光皇帝年号:宋朝有志道,唐朝有光启、光化年号,由于老从宋明两朝抄袭年号,比较贫乏,于是就追溯到唐朝。

咸丰皇帝年号:宋朝有咸平,元丰年号,于是就组合出了咸丰。

同治皇帝年号:据说这个年号,还真的不是抄袭的,当时慈禧发动北京政变,击败肃顺等八个顾命大臣,本来年号定的是“祺祥”这个年号其实还比较有新意,但是因为政变后,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代表共同治理的意思,所以叫同治。

光绪皇帝年号:这个也还好,没有抄袭。不过国家已经风雨飘摇了。

宣统皇帝年号;明朝有宣德,正统年号,于是有宣统。皇帝制度到此结束。

高度怀疑皇帝们的年号互相抄袭,好寓意的字太有限了

大观通宝,宋徽宗

不光是清朝抄袭宋明两代皇帝,宋朝也有抄袭唐朝年号之嫌疑,比如宋太祖开国三个年号:建隆,乾德,开宝。开宝综合了唐朝开元,天宝两年号,乾德,综合了乾封、武德两年号,这些年号都是唐朝盛世辉煌之时年号。建隆大概是赵匡胤自己取的,为了国家建立新的昌隆景象。

有点学问的皇帝都知道抄袭点好词好字,没有知识的皇帝呢?比如李自成是农民起义首领,国号就叫大顺,年号永昌,特别直白,不含蓄。张献忠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年号大顺。

少数民族比如与宋朝当时一起并存的辽,年号翻译为中文就是大辽、大契丹。

新中国建立之后,采取西历纪元法,与世界接轨了。

上一篇

黄河何时结缘利津大地?

下一篇

成功预言李鸿章必然失败的人~严复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