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收藏 0 0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关于权力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古代封建史上留下了许多自己的事迹,这一群体的称谓“宦官”即史书上所云太监。关于他们我们最直观的印象是“阉人”,但这一群体也有自己的历史悲剧性。因为他们是皇权的附属品,其生死存亡权杖皇第一人。太监最猖狂的朝代就是明朝,号称太监王朝。看明朝276年的国运就出现过像汪直,王振,刘瑾,魏忠贤等权倾一时的历史人物。可以说在中国古代2000余年的封建史中,其太监猖狂之极,在明一代达到了巅峰。为何明王朝出现如此现象呢?我认为明朝的上层权力制度设计上存在有先天的缺陷。正是这一缺陷,才造成了终明一代宦官犯上而屡禁不止。我今天就来谈一谈明朝宦官的发展,看宦官是如何左右大明王朝的历史兴衰。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寺人掌王宫之内及女宫之戒命”——《周礼》

从历史上看太监这个职业是一个很古老的职业,所以有皇权必定会有宦官。明朝宦官机构异常庞大复杂。明初朱元璋设立内官品职设九监、二库、六局,但随着宦官队伍的壮大,到明朝中后期逐渐变为“十二监”、“四司”、“八局”,史称“二十四衙门”,分别为“司礼监、内宫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局、司苑局”。除了“二十四衙门”还有文书房、中书房、提督东厂、御前近侍、提督京营、南京守备等等。到了明宪宗时期,司礼监成为明朝中后期皇帝的代理机构,可以直接处理军国大事(还掌管内书堂、礼仪、刑法、关防门禁),司礼监成为明帝国的实权部门,而司礼监的最高管理者,秉笔太监,成为明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职位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掌乃御厩兵符等,与兵部相关。近日内臣用事稍关兵柄者,辄改御马街以出,如督抚兼司马中丞。”

御马监是仅次于司礼监第二大由宦官掌控的实权部门。御马监与兵部共掌兵权,为内廷枢府,并且还同时管理皇家草场和皇庄皇店与户部共理财政为明廷内管家。最重要的是还统率禁兵,这使得御马监成为明朝太监制度下的又一大宦官实权机构。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敕诸司不得移文往来”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鉴于对历代王朝灭亡教训的总结,对太监进行严格的打压和限制,不仅在大内设铁券严禁太监干政,并且还对太监的衣着和官级进行了规定“不许宦官兼外朝文武职衔,不许宦官穿外朝官员服装,宦官品级不得过四品。”还有朱元璋对宦官的管理相当严格,只要发现宦官有违法行为立即严办。史载“有内侍以久事内廷,泛言及朝政,即日斥还乡,终身不齿。”和“愿法高皇帝旧制,毋令预政典兵,置产立业。家人义子,悉编原籍为民,严禁官吏与之交接”。显而易见,明朝初期朱元璋对太监的限制和打压可见一斑,如果明朝后世之君能严格按照明初的制度执行,估计明朝的太监也不至于猖狂起来。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阉寺之人朝夕在人君左右,出入起居之际,声音笑貌,日接乎耳目,其小善小信,皆足以固君心。”

明朝宦官制度,成也朱元璋,败也朱元璋。

明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彻底将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给废出了,并且下令“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请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的这一操作好处是巩固了皇权,使明朝真正成为极端皇权专制主义的代名词,但坏处却是非常大的。其一,这极大地加重了皇帝的劳动负担,其二为宦官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因为庞杂的政务迫使皇帝们不得不将这一负担转给他人,又不能设宰相依靠外臣,故宦官群体成了皇帝唯一可以依靠的群体,明朝往后的历史也正是朝着这一历史方向发展的。比如公元1375年,朱元璋派“内使赵成往河州,以绫绮帛市马”,公元1378年,朱元璋派“遣内臣吴诚诣总兵官指挥,杨仲名行营观方略。”和公元1386年,朱元璋派“行人刘敏、唐敬偕内赉磁赐真腊等国。”所以朱元璋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淡忘了自己所立下的规矩,这也算是自己打了自己一个耳光,但朱元璋对此却不以为然,这为明帝国埋下了亡国的种子。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明代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年间始”

“初成祖起北平,刺探宫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为耳目。故即位后专依宦官,立东厂于东安门北,令劈呢者提督之。”

“成祖亦尝云,朕一遵太柤训,无御宝文书,即一军,一民,中宫不得擅调发”

明朝宦官制度的又一次大变革,太监成为皇帝的亲信。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后,对太监的信任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一时期太监逐渐从朱元璋时期的严格禁令中解脱出来,逐渐走近明帝国权力的中心地带。因为朱棣夺权成功,最得力的助手就是太监。比如王彦、郑和、马骐等。所以明朝太监制度的彻底形成,就在这一时期,朱棣深知自己得位不正。便在公元1420年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用以监视朝中大臣和平民百姓,而东厂的实际领导者便是宦官集团。并且公元1405年,朱棣还命太监郑和以大明使者的身份七下西洋,开了明朝太监参与外交的先河。公元1410年,朱棣派太监马靖奉命镇守甘肃、太监马骐镇守交趾,这也开了明朝太监典兵的先河。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后宣宗设立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用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

明宣宗时期彻底将朱元璋的祖训“内臣不许读书识字”抛之脑后。这一时期。明廷开始教太监识字,以减轻皇帝处理政务物的劳累,秉笔太监便应运而生了。起初是帮皇帝遵照阁中票拟字样,用朱笔批文,但到了明朝后期,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成为可以操控朝野的重要官职。我们所熟知的王震,刘谨,魏忠贤都是秉笔太监(掌印太监),有权对全国政务代皇帝进行批示,这也为明朝两百多年宦官乱政奠定了制度基础。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应詔陈八事,中言,宦官典兵,于古未见,唐始用之,而宗社丘墟,我正统朝用之,而銮北狩”

“臣又闻高皇帝制阍寺,惟给扫除,不及以政,近者旧章日坏,邪径日开,人主大权,尽出其手。内倚之为相,外倚之为将,蕃方倚之为镇抚,伶人贱工倚之以作奇技淫巧,法王佛子倚之以恣出入宫禁,岂高皇所许之。”

明朝第一位作妖太监王振。

明英宗时期,明朝太监制度已基本成熟,太监乱政的一切条件业已成熟,故王振便强势崛起,成为大明朝第一位作妖太监。明英宗对王振非常信任,授予王震军事指挥大权,在土木堡之役中,由于王振的私心和指挥的无能,致使英宗被俘。这是明朝在太监制度上吃的第一次亏,而后明宪宗不思借鉴又授予大太监汪直军政大权,此时的明朝太监达到了帝国权利的顶峰,从此以后明朝便一直深受太监乱政的历史影响。比如明武宗中用大太监刘瑾,使明朝政治陷入黑暗与贪腐时期,再到明末的魏忠贤等,他们将明朝的国力和财力慢慢的耗尽,使明朝政治严重腐败,使有能力的正直之臣惨遭杀害,所以终明一代一直在内耗中燃尽了明朝最后一滴血。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现在有一种观点是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之说。其实这种说法不值一驳,这是典型的对历史的曲解,其实明朝天启时期,明王朝的内部矛盾已十分尖锐,而明朝官吏队伍早已是腐朽不堪了。魏忠贤大肆敛财,不顾百姓生死,朝廷之危。而朝中官员则多为贪官污吏,对上阳奉阴违,对下压榨百姓。此时的明王朝早已被宦官集团折腾的已经不行了,所以明朝实亡于内患,而非外患。这一点可以参考明末农民大起义,李自成几乎是一呼百应,短短几个月便席卷整个北方,可见底层百姓对明朝已经恨之入骨了。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演变,看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综上所述,宦官是明王朝历史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宦官的权力依附于皇权,明朝宦官如此这般,根源在于极端的专制主义皇权。使皇帝不得不依靠宦官集团来进行自己的统治,但明朝的宦官权力虽大,但对皇权构不成威胁,所以皇帝只要不信任宦官,可以随时将其杀掉,以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正是朱元璋和朱棣,在明朝权力制度设计上的巨大缺陷,造成了明朝宦官乱政远胜前代的历史史实,而明王朝兴于此,同时也亡于此,估计这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

参考资料《明太祖实录》、《万历野获遍》、《明史·宦官传》、《明史·叶钊传》、《明史·刑法传》、《明史·职官制》

上一篇

大宋的高光时刻——熙河开边

下一篇

清朝十二位皇帝中,最有权术谋略的皇帝,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