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西晋排名第三的中医大家,被后世骂了一千多年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西晋排名第三的中医大家,被后世骂了一千多年
收藏 0 0

西晋排名第三的中医大家,被后世骂了一千多年

中医的历史极其久远,人们叙述中医历史,总会追溯到黄帝时期。大约成书于西汉初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从此中医开始蓬勃发展。到了西晋时,中医界又出了两个不世出的人物:撰写《脉经》的王叔和与撰写《针灸甲乙经》的皇甫谧。但要说西晋朝,谁在中医界的地位最高,毫无疑问应属西晋的太医令程据。按太医令这个官职武断点推导,程据的医术在西晋的中医界也应排名第三了。

医术水平虽然比不上,但从名气上来说,程据的名气甚至要大于皇甫谧和王叔和。然而程据之所以出名,原因并不是那么光彩。公元278年,这个时候的晋朝国力鼎盛。晋武帝司马炎年富力强,正想着有一番大作为。因此,司马炎在政治上宽宏,生活上相对节俭。宫廷中牵牛的丝绳断了,相关部门报预算时,司马炎下令用青麻绳替代,以展示自己的俭朴。就在司马炎抓典型立牌坊的当口,程据干了一件往枪口上撞的事情,令自己灰头土脸。

为了迅速飞黄腾达,作为太医的程据,不好好研究医术,反而挖空心思地想讨好最高领导晋武帝。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制作了一件雉头裘–这是一件裘大衣,不过这件衣服,是用野鸡头顶上那一小撮毛累积制成的。这得用多少只野鸡才能做成这件裘衣呢?雉头裘真可称得上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西晋排名第三的中医大家,被后世骂了一千多年

晋武帝司马炎收到这件礼物时,心里面可能有一丝丝纠结。因为司马炎本是一个贪图享受的人,内心的真实来说是喜欢这东西的。但当时南面的吴国还没有灭亡,司马炎不能够高枕无忧地享乐,因此不得不摆出励精图治的姿态。于是司马炎下令,在大殿中当众焚毁这件举世无双的奢侈品,并且昭告大臣:谁再敢进献奇技异服,直接判刑下大狱。

程据本想拍下皇帝的马屁,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程据的运气太坏,要是两年之后,待到西晋灭东吴统一天下,全国上下都奢靡成风,那时候雉头裘肯定会成为抢手货。这也是为什么西晋即将攻吴,但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为什么反对的原因。山涛说,“灭吴并不困难,但吴国一灭,就没有外敌激励我们保持进取之心了,这样王朝反而更危险!”后来时局的发展证明了山涛的先见之明。

天时最重要,在不合适的时机做了一些领导喜欢的事情,同样捞不着好。但进献雉头裘的程据虽然在众人跟前丢了很大的人,却没影响仕途的发展。因为程据很快攀附上了权力欲极强的太子妃贾南风。

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太子司马衷继承了皇位。由于司马衷是个白痴,实际的权力全部落入到了皇后贾南风的手中。贾南风的同党们自然鸡犬升天,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程据就被封为侯爵。说来可笑,程据攀附贾南风,同样靠的不是医术,而是自己的身体。

西晋排名第三的中医大家,被后世骂了一千多年

据史书记载,贾南风在稳固权力之后便荒淫无度,经常命人到集市上物色帅哥。有一次一个呆萌的小鲜肉便被人突然拦住,请他去治病。这个套路和现代贴在电线杆上的“美貌少妇重金求子”之类的骗局几乎一模一样。这名小鲜肉竟然信以为真,后来到了一个“神仙居所”–就是皇宫大内了。为贾南风做了几天男宠之后被放了出来。一般这些临时的男宠,都会被杀人灭口。可能由于这位小鲜肉实在太呆萌,心狠手辣的贾南风也没忍心痛下杀手。

程据可能也是一名“老鲜肉”,靠着自己的颜值加入到了贾南风的后宫阵营。在贾南风实际掌舵西晋王朝的十年之中,程据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作为对等交换,程据也不得不为贾后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比如杀人。

公元300年,皇后贾南风被人设计,决意要杀掉非自己所生的太子司马燏。当时有歌谣唱道:“风起兮吹白沙……”风,即贾南风;而司马燏的小名正是叫做“沙门”。这时太子已经被囚禁,为了斩草除根,贾南风还是决心将司马燏连根拔起。以医术见长的程据难得地获得了一展身手的机会。程据用平生所学,合成了一味“巴豆杏子丸”的毒药。只要太子服下此丸,则必死无疑。

西晋排名第三的中医大家,被后世骂了一千多年

可是太子司马燏此时已经被吓破了胆,从来不敢吃外面的东西。于是,程据的“巴豆杏子丸”终究被识破。可是掌权者的意志不容改变。使者也懒得费事,直接用药杵将司马燏打死。阴差阳错之下,程据在这事上,没有直接的责任。

太子的死给了贾南风的政治对手绝佳的借口,这些人联合起来,一举剿灭了皇后一党。作为后党的一员,似乎并没有做大恶的程据,在覆巢之下,也被牵连诛杀。人心苦在不知足,一心只想往上爬的程据,最终身死道消,留下了不尽的骂名。

上一篇

一场骗婚竟导致一个王朝的覆亡

下一篇

古人对战争有两大误解,两千年只有一个人思考过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