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三国最后一战,两难的选择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三国最后一战,两难的选择
收藏 0 0

三国最后一战,两难的选择

公元279年11月,西晋军队兵分六路,浩浩荡荡地开向东吴。六路军队的主帅都是一时之杰,又率领着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晋军,因此战事如摧枯拉朽般顺利。东吴的皇帝孙皓是著名的暴君,他本以为有长江天险作为凭恃,晋军肯定会无功而返。听到晋军进展迅速的消息,孙皓也不禁慌了手脚,连忙集中优势兵力反击。

最后的家底交给谁合适呢?想来想去,孙皓只想到了当时的丞相张悌是可靠的人。于是,张悌和丹阳太守沈莹、副军师诸葛靓等,率领吴国最后的三万精锐,准备对晋军殊死一搏。军队开到采石矶的时候,吴军的高层发生了分歧。沈莹提出:“晋国军队灭蜀已经有十多年,他们在益州进行水军训练很多年,有丰富的水上作战经验。我们吴上上流的军队没有高明的将帅指挥,必定阻挡不了晋军的攻势。不如我们守在长江南岸,以逸待劳等待晋军到来。”沈莹还分析,如果吴军这三万人获得胜利,就会像赤壁之战一样,东吴就能够继续苟延残喘。而如果渡江作战,一旦失败,则东吴必然灭亡。

当时的环境下,渡不渡江作战是非常难的一个决定。沈莹的话听上去很有道理,但主帅张悌却不同意。张悌显得更务实,也明显信心不足。他说,“吴国将灭亡,天下老百姓都心知肚明。如果固守在长江南岸,等到北兵一到,我们的军队肯定会因为害怕而一哄而散。不如渡过长江,还可以决一死战。就是是失败,也算死得其所。万一侥幸胜利,则我们乘胜追击,这样国家就可以转危为安。”

吴军在张悌的率领下渡过长江。他们在安徽和县遇到了一只七千人的晋国军队。面对三万精锐吴军,这支部队不得不投降。吴军副军师诸葛靓想下令屠杀这只部队。张悌的书生气又犯了。他不同意杀掉这七千人,说什么大敌当前,应该抓大放小,并且杀降不吉利。张悌不明白,正由于大敌当前,将这七千人收编在自己的队伍中,犹如埋下了一枚定时炸弹。

三国最后一战,两难的选择

这时,晋国军队由扬州刺史周浚统帅之下也赶到了。周浚是个有才华且会用人的杰出将领,他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两军对垒,吴国五千刀盾手在沈莹的率领下,三次冲击晋军的军阵。但晋军安定如山,丝毫不乱地守住了阵地。沈莹无法只好引退,丧失信心的吴军军心大乱,这五千刀盾手一下子陷入了溃散。先前假降的晋军乘机从后面发起攻击,吴军遂大败不可收拾。

诸葛靓和亲信数百人只好逃跑。诸葛靓还是很够意思,在逃跑前安排属下去迎接张悌。张悌不肯逃,诸葛靓只好亲自去迎。诸葛靓牵着张悌的衣袖,劝张悌说,“存亡之数是天意,非你一个人可逆转。干嘛非得取死呢?”张悌流着泪说,“我小时候就受到你家丞相的赏识,经常担心死得不够光明正大,有负于贤人的提拔。现在以身殉国,算是死得其所了。你走吧,我今天就死在这了!”

张悌所说的丞相,指的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而诸葛靓的父亲是魏国大将诸葛涎。诸葛瑾和诸葛涎是堂兄弟。琅琅诸葛氏是东汉末的大家族,诸葛亮、诸葛瑾和诸葛涎三兄弟分别在蜀、吴、魏三国担任高官。这也算一种高明的风险投资了。当时有谚语云:“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后来诸葛涎据淮南反叛司马昭失败,这才先让儿子诸葛靓投奔吴国。

虽然是魏国方面的叛逃者,但诸葛靓还是有十分强大的靠山。诸葛靓年轻时和晋武帝司马炎是非常好的朋友,两人有过命的交情。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诸葛靓的姐姐嫁给了晋朝的瑯邪王司马伷。司马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父,当是正率领着一路大军伐吴呢。司马伷的嫡孙,就是创建东晋王朝的晋元帝司马睿。

三国最后一战,两难的选择

诸葛靓不甘心和吴国共同覆亡,他再三劝说张悌逃跑,可张悌不为所动。诸葛靓只好含泪而去,他带领着心腹才跑了一百多步,回头一看张悌已经为晋兵所杀。沈莹等七八千名吴国士兵都在这一战中被杀,吴国的精锐部队被消灭殆尽。这一战之后,吴国再也组织不起来像样的抵抗,只好向晋国投降。

再回到采石矶的渡江之争。在那种情势下,如果你是张悌,该做出怎么样的选择?就算是明知道失败,我想张悌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很多人总活在懊恼之中,总是想着“当时要…就好了!”其实,在当时的情境之下,所做出的决定未必不是最佳的选择。从三国的最后一战可以看出,“后见之明”是一个很大的谬误。只有好好地决策,在做好决定之后将每一件事情做好,这样才能积小胜到大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上一篇

和鸿钧老祖比肩的神仙,他凭什么这么牛?

下一篇

王朝更迭时,为什么道士都能押中宝?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