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古人用“学富五车”形容知识渊博,可你知道“五车”有多少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古人用“学富五车”形容知识渊博,可你知道“五车”有多少吗?
收藏 0 0

众所周知,“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渊博,但是你肯定没有深究过这“五车”到底是多少?乍一听五车,大家好像都被惊到了,这的读多少书才能有五车啊!小编之前也是这样认为的,后来发现这个词并没有这样简单。

古人用“学富五车”形容知识渊博,可你知道“五车”有多少吗?

要想探究这个问题,肯定要从“学富五车”一词的来源说起。小编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学富五车”最早出自于《庄子·天下》这一书中,而《庄子》一书是在战国时期成书的。看过古装影视剧的都知道,那时候的书并不是用纸张记录的,而是用的竹简。竹简一片才能写多少字?三四十字就算不错了。

古人用“学富五车”形容知识渊博,可你知道“五车”有多少吗?

下面咱来具体的算一下“五车”竹简能写多少字。首先,东方朔当年一次向上告书十万字就用了3000片竹简,3000片竹简加起来差不多有12公斤,这样平均起来每1公斤能写8000多字。其次,那时期的“车”常用马来驱动,装不下太多东西,一辆马车能载重200公斤就不少了,这样五辆马车就是1000公斤。再次,按每公斤8000字来算,“五车”书总共才800万字。

古人用“学富五车”形容知识渊博,可你知道“五车”有多少吗?

要知道,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白话文)加起来有355万字,这样的话“学富五车”也就读两遍四大名著的事。可事实真的有这样简单吗?并没有,其实“学富五车”并不是读“五车”书,而是写,只有写上“五车”书,在古代才能算得上“学富五车”,还有,这里的书不是我们现在的白话文,而是文言文。

古人用“学富五车”形容知识渊博,可你知道“五车”有多少吗?

另外,所谓的“学富五车”意思也并不是现在这样。庄子讲的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人们光把前面两段解读了,没有把后面两段算上。庄子的原意是说,惠施虽然学得多,还著了很多书,但是里面的道理却很杂乱,没有说到点子上。

古人用“学富五车”形容知识渊博,可你知道“五车”有多少吗?

上一篇

古人如何对付蚊子?各种方法层出不穷,有些现在还不落后

下一篇

清末到底有多愚蠢?线杆当“吸管”、马拉火车头,落后原因在这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