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明朝大臣认死“礼”,嘉靖皇帝为父亲名分二十七年不上朝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明朝大臣认死“礼”,嘉靖皇帝为父亲名分二十七年不上朝
收藏 0 0

明朝是个礼制非常刻板的朝代,明朝的大臣也都非常的耿直,认死理,和皇帝争起来也是丝毫不肯让步的,于是皇帝和大臣一置气就二十七年不上朝。

明朝大臣认死“礼”,嘉靖皇帝为父亲名分二十七年不上朝

嘉靖皇帝

明朝大臣据礼力争

1521年,明朝的正德皇帝驾崩了。正德皇帝是明朝著名的个性皇帝。他有两大爱好,一是好色,二是尚武。因为好色,专门建立了豹房,收罗了一大堆女人,供他享用;因为尚武,动辄就亲自担任大将军,御驾亲征,而且还能打胜仗。但正德皇帝比较短寿,死时只有30岁,而且因为过于淫乱,被掏空了身体,没有留下子嗣。国不可一日无君啊,既然没有儿子继位,那就只能选兄弟了。很遗憾,他也没有兄弟。他之所以没有兄弟,是因为他的爸爸明孝宗也是一个著名的个性皇帝。明孝宗的个性表现在,他信奉一夫一妻制,终生只有一个女人,也就是他的张皇后。张皇后为他生了俩儿子,长子就是后来的正德皇帝,而次子,很小就夭折了。于是,正德皇帝就成了独苗。既然血缘最近的继承人找不到,那就只好扩大范围,从正德皇帝的堂兄弟中选择了。选来选去,最终选中了14岁的朱厚熜。也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嘉靖继位后,为了处理好名分的问题,大臣们就要求嘉靖先过继给明孝宗当儿子,然后再继承皇位。看起来,这样是顺理成章的。可是,嘉靖不同意。因为,如果他过继给了明孝宗当儿子,按照名分,那么他的亲爹兴献王就成了他的叔叔,而且还是他的臣子。这让与父母感情很深的嘉靖难以接受。大臣不肯让步,皇帝也不肯退让,两人都占礼又都不占理。

嘉靖二十七年不上朝

大臣们的依据是,要想当皇帝,先得当儿子,这是祖宗礼法;嘉靖的依据是,让自己的父亲称臣,是不孝,这是更大的礼法。各有依据,各自坚持,互不相让,于是嘉靖与大臣们的关系变得极差。当然,后来嘉靖凭借自己的权力和手腕,取得了胜利——他把自己的亲爹更名为兴献帝,搬到了太庙接受祭祀;把自己的大伯明孝宗则称为皇伯考——也就是说,他继承了大伯明孝宗的皇位,但没有过继给明孝宗当儿子,也就是继统不继嗣。这件事最大的后遗症,就是让嘉靖对迂腐的大臣们充满了鄙视和恨意,从而导致他开始了不合作的态度,坚持二十七年不上朝。嘉靖的怠政,直接影响了他的后世子孙们,尤其是他的孙子万历皇帝,更是照着葫芦画瓢,三十年不上朝。

嘉靖也是个任性的皇帝了,二十七年不上朝明朝还没灭亡也是服气。明朝的大臣也厉害,皇帝不上朝还当官当的好好的,而且一点也不肯退让。所以说古代的礼制真的非常重要,就算是皇帝,不按礼制,就算不上朝,也不会得到认可。

上一篇

明代士兵制式刀,雁翎腰刀是什么样子的?

下一篇

复社是什么?明末著名文社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