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俗语:“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俗语:“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
收藏 0 0

我们国家的历史悠久,老话说的好,活的久了就什么都知道了,同样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就是时间久了,讲究也就多了。所以你看我们国家各个地区总会有一些习俗,有推崇的就说是风土人情,有反对的就说这是封建迷信,你比如许久未归家,回家要先敲敲门;逝者离去要请人哭丧;新房子镜子要怎么摆放;甚至是小孩子受到了惊吓要敲一敲门栏。其实这些都和各个地区的文化背景有关系,说不上是好还是坏,只是随着历史的流转,它们被一代代的传了下来,后人也就遵守罢了。

俗语:“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

而这些习俗为了能得到更好的保留,有很多都形成了俗语,比如我们今天说的这句: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从字面看很好理解,就是可以将自家的屋子借给别人停放棺材,办白事情,但是不可以借出去给人家办喜事。令人乍一听是不是觉得太不合理了,明明喜事更容易让人高兴,白事紧扣着死亡,这多少都应该有晦气吧。为什么要有屋子借白不借红这样的习俗传下呢?这究竟有什么用意啊。下面,我们好好的来说道说道。

俗语:“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

先说借屋子停丧这事,其实解释还是很多的。有的说假如一户人家家中有人离世,那借地方给他办丧事,是结善缘,做功德的好事,而且本事白事是悲伤的事情,如果能为逝者留一块地方放尸身,也是送他最后一程的意思。还有的说,过去的人信轮回,觉得人离世不是彻底消失,而是转世。所以离开一人,必然会有一人重生。所以借屋子可以让家里再添新生儿。另外,还有就是逝者能带走屋内的晦气,从此这家就会都是好运。因为这些说法,才有了屋子借白的俗语。

俗语:“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

而这句“不可借屋成双”,就是说不能借房子办喜事,因为在过去人看来,新结婚的人在圆房后,屋里会留下血迹,这种血迹在以前被视作是不洁的,会给家里带来厄运,所以万不可出借。而在个别地区,这种习俗已经发展成为不能借给情侣,夫妻,不单单指新婚的。可能这样的说法,在今日看来一点道理都没有,就是迷信,但它确实存在。尤其是农村地区,都是很讲究老辈留下来的习俗,我们不生活在其中的人也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但是至少我们还是应该尊重一下。

参考资料:《习俗禁忌》、《仪礼》

上一篇

最会打仗的3个皇帝:李世民垫底,朱元璋第二,第一位堪称战神

下一篇

《辛丑条约》规定天津不允许中国驻军,袁世凯是如何耍赖的,机智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