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骗子靠一门手艺骗官一路骗到京城,首长的回信都敢编,最终栽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骗子靠一门手艺骗官一路骗到京城,首长的回信都敢编,最终栽了
收藏 0 0

骗子靠一门手艺骗官一路骗到京城,首长的回信都敢编,最终栽了。伪造身份一路骗升进京为官,曾随团访苏,最终因一句话露馅被捕!

1、从国军“败类”到“天之骄子”

骗子靠一门手艺骗官一路骗到京城,首长的回信都敢编,最终栽了

社交及通讯手段的不断更新,也为骗子们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因而,近些年来,大大小小的骗子遍布各个角落,让普通百姓深受其害。其中,骗子这一行,是古已有之的生命力最顽强的职业之一,如果要盘点一下近代中国“最成功”的骗子,当数建国初期的陕西人李万铭了。

李万铭是陕西安康人,年轻时曾主动加入青年军,前往昆明,解放战争期间,又随军到沈阳。因为他有文化,写得一手好字,所以,就混成了文书。当了文书后的李万铭,就有机会接触账目,为了个人享受,他开始伪造他人签名冒领退伍费,结果手刚伸就被抓住了,最终,他因冒领退伍费被关进陆军监狱,成为国军中的“败类”。

骗子靠一门手艺骗官一路骗到京城,首长的回信都敢编,最终栽了

但是,因为李万铭能写会道,即使是他这样“偷吸兵血”的“败类”也有人喜欢。有位国军军官就非常丰赏识李万铭,想法设法帮他活动,在监狱里待了三个月的李万铭,最终被放了出来,并进入南京陆军医院从事后勤保障工作。

李万铭进入南京陆军医院不久,南京就迎来了解放。心眼活络的李万铭不愿就些“沉沦”,他要借机“翻身”,于是,隐瞒以前从军的“黑岁月”,伪造证件,冒充南京中大学生,考入解放军二野军政大学。一个国军“败类”,仅凭一纸伪造证明,就摇身一变为新国家的“天之骄子”。

2、故伎重演“死”不缩手

骗子靠一门手艺骗官一路骗到京城,首长的回信都敢编,最终栽了

1949年10月,李万铭从二野军政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乡下去搞农村工作,李万铭却嫌分配的地方偏远穷苦,根本不乐意去。怎么办?尝过行骗甜头的李万铭贼心不死,又一次利用自己能写会画的特长,自己私刻公章、伪造信件,自己将自己派遣到常州,没想到,他很轻易地就混进了常州市政府。从此,“二野”与“二野军政大学”就成为李万铭以后行骗屡屡使用的金字招牌。

由于是刚毕业的学生,所以,他的工作只能从最甚而的科员干起,但是,他嫌科员职位太低,在常州市政府只干了一周便逃离了。

因为有过“二野军政大学”的学习经历,对军大的情况有些了解,为了给自己捞到更好的职位,这次他又故伎重演,亲自动手,伪造印信,谎称自己是二野军政大学的“党员教育科长”,“因参加淮海战役负伤致残”,要求苏南公署妥善安置。

骗子靠一门手艺骗官一路骗到京城,首长的回信都敢编,最终栽了

没想到,李万铭这一次却失手了,当他手持自己给自己制作的“调令”前往苏南公署报道,在交验证件时被工作人员识破。伪造印信是犯罪啊,所以,李万铭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再次被投进监狱。

有时,骗子的命比一般人要“好”,在监狱没待到一年,李万铭又因病获得假释。由于李万铭的原籍是陕西安康,监狱方面就叫他回老家去。行行走走之间,李万铭的心眼又开始活动了,自已从老家跑出来之么多年,不仅没有发达,反而混成“囚犯”,这多跌面啊?

于是,刚走到安徽,李万铭老毛病就又像烟瘾一样犯了,故伎重演,又私刻二野军政大学公章,伪造了一封给陕西省政府主席的信,要求给他这位有二野军政大学“军政科副科长”身份的残废军人在陕西分配工作。这一招竟然灵验,他不但被安排到安康专署民政科,随后还成了“党员”,并获得了“人民功臣”奖章和“革命军人残废证”。

3、骗子的“自我升迁”之路

骗子靠一门手艺骗官一路骗到京城,首长的回信都敢编,最终栽了

当初的农村青年李万铭,走出家门不足六年,就混成了家喻户晓的头面人物,这让乡亲们非常羡慕。但是,“功成名就”后的李万铭心犹不足,安康这地方太小了,容不下他这尊大佛,他的生存空间应该比安康更广阔,他得找机会再“往上走”。

很快,机会就来了。由于他是有功于国的功臣,所以,李万铭又被选送到外地深造。李万铭借单位送他到西北农学院进修之机,又伪造了一封由二野军政大学组织部给西北农学院的“军事调令”,声称“任命李万铭为某军某师某团参谋长,速赶赴中南局报到”。

1952年2月,李万铭从西安赴武汉,趁自带档案之机,又伪造了新履历表,塞入档案。凭着这些“履历”,混进了中南农林部工作,随后又被派往中南农科所,担任秘书主任。同年4月,还作为农民代表团成员访苏。

骗子靠一门手艺骗官一路骗到京城,首长的回信都敢编,最终栽了

李万铭的“骗术”有着某些遗传成分在,李万铭自己就曾说过,他的父亲口吃但精明。人们后来看到,这两点在他身上都有遗传,而且还有发展。李万铭平时口吃,骗别人说是因抗美援朝时中了美军毒气。但一行起骗来,就十分兴奋,一兴奋,就非但不再结巴,而且口若悬河。李万铭随团出访苏联时,对同机的一位年轻女性大肆吹嘘编造出来的光荣身世,激情迸发,语言流畅,极富感染力,令这位单纯的女干部好生佩服,竟同意与李万铭牵手走入爱情殿堂。

另外,李万铭虽然学习不上心,但却有些歪才,比如书法不错,而且特别擅长字迹模仿。他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助推骗局屡屡成功。比如,1952年在武汉,他想去疗养,就编个谎话,说北京的首长想见他,来电话了。李万铭的直接领导姓徐,正是那位首长的老部下,便托李给老首长捎封信去。不久李万铭回来了,还带回了首长给徐领导的一封信。当然,这封信是“书法歪才”伪造的。但徐领导深信不疑,对李万铭也深怀敬意。信中提到让李万铭疗养的事,徐领导自然照办。

4、假师长遭遇真政委

骗子靠一门手艺骗官一路骗到京城,首长的回信都敢编,最终栽了

1953年,中南大区撤销后,人员重新分配工作。这时候,李万铭的档案里,不但有他伪造的光荣历史,而且有了行骗任职的几个单位官方的证明材料和“美言”,加之访苏这样非同一般的经历,李万铭很容易地通过关系调到了北京的农林部,成了一名人人羡慕的京官,并当上了处级干部。

当骗子不光要有良好的心态,还得要注意与身份相称的形象。在农林部时,他上班拄着双拐,身着呢军服,俨然一位有贡献的高级军官。他的屋子里,战斗英雄、模范党员的奖章奖状,真的假的,全部显眼地摆挂。去苏联时得到的留声机,骗得的军政首长的赠品、签名簿等等,当然更忘不了时时炫耀。当时,一个人的津贴一个月只有几元钱,但李万铭每月报销看病的三轮车费就有60多元,让你不得不相信这是一位享受特殊待遇的功臣。

李万铭在短短几年间,地到市,市到省,一直骗到北京城,可谓步步“登峰”,而且,连连“造极(级)”。但是,李万铭的魔鬼生涯,远未到此为止。都说欲望是无止境的,何况是这种只凭一手“好字”就能轻易得到的东西,他怎可以浅尝辄止呢?

骗子靠一门手艺骗官一路骗到京城,首长的回信都敢编,最终栽了

1954年底,他又伪造了一封急电,称某军司令员任命他当参谋长兼师长,并写来令他飞往兰州商谈重要军务的“亲笔信”。农林部未敢怠慢,遂为其买好机票。1955年1月,李万铭先飞抵西安。没想到,这次的西安之行,却成为他的折戟旅。

因为李万铭曾在西安工作学习过,当时,他的“丰功伟绩”报上又曾宣传过,所以,在当地有很多熟人朋友。当人们听说李万铭驻留西安时,昔日的老朋友便纷纷来看望这位知名的“功臣”、“模范”。

骗子靠一门手艺骗官一路骗到京城,首长的回信都敢编,最终栽了

陕西的本土英难回西安了,相关部门也出面招呼。凑巧,在一个小型聚会上,李万铭见到了书记张德生。能与家乡的父母官这么近距离接触,李万铭的虚荣心又爆棚,又开始大肆吹嘘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并煞有介事地说此次赴兰州将担任要职。张德生对李万铭所说情况却一无所闻,不免心生警觉,便通知省公安厅调查。这一查,李万铭多年的谎言与伪装很快就被揭穿了。随即,李万铭被依法逮捕。

5、李万铭的“心魔”

骗子靠一门手艺骗官一路骗到京城,首长的回信都敢编,最终栽了

与一般骗子不同,李万铭被捕后,既不抵赖,也不隐瞒,竹筒倒豆子,哗哗啦啦,把行骗经过从头至尾、从根到梢悉数供出,这真是个很奇葩的世纪“神骗”,让办案人员都有些措手不及。

李万铭案发落网后,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是可想而知的,连最高层都非常重视。社会上各种猜测皆有:有人怀疑李万铭是间谍,有人说他是野心家……但是,法院对李万铭案子查了一年多,得出的结论却是:李万铭行骗没有不可告人的野心,也没有骗取公款、为他人牟利等经济目的,他就是想利用欺诈手段骗取荣誉、不劳而获,得到个人享受——吃呀、喝呀、坐飞机呀、疗养呀等等。简单一句,李万铭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骗子”。但是,因为李万铭行骗影响又十分恶劣,北京市中级法院最终依法判处他有期徒刑15年。出狱后,李万铭一直活到1991年才去世。

骗子靠一门手艺骗官一路骗到京城,首长的回信都敢编,最终栽了

为了警醒世人,著名剧作家老舍先生奉命扮成法官,到狱中约见了李万铭,获知了很多行骗细节,写出了话剧《西望长安》。话剧首版中写道:“这个骗子从1951年起,四年当中跑过十几个城市,闯过十几个重要机关,而且钻进了党内;不但冒充了战斗英雄,而且在我们的国家机关内窃踞了重要职位。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事件,对我们是个极为辛辣的讽刺。”

话剧公演后立即轰动全国,李万铭也成了当时家喻户晓的人物,李万铭也成为“骗子”的代名词。在纪念中国话剧百年的演出活动中,葛优又翻演了《西望长安》。《西望长安》是葛优表演风格的一次空前突破,从冷幽默转变为人来疯式的喜剧风格。葛优把这个骗子的老谋深算、含而不露、外表持重、内心狡诈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此剧,又将李万铭的“骄人编绩”又一次呈现在现代观众眼前。

骗子靠一门手艺骗官一路骗到京城,首长的回信都敢编,最终栽了

与现代的骗官者不同的是,别人要靠多位权力人的倾心配合才能完成“自我升迁”,而李万铭从始至终,都是只凭自己的一张嘴、一枝笔,单打独斗“奋斗”得来的。李万铭的骗术非常原始,却能一路畅行无阻,除了李万铭的胆大心贪之外,还与当时的形势有关。李万铭是利用了建国之初的制度漏洞、信息不畅、机构人员变动频繁以及当时的官僚主义、盲目轻信等等,才成就了李万铭的“惊天骗术”的。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伪造身份一路骗进中央,还曾出使苏联,最终栽倒在省委书记手上

下一篇

“话要想着说,不要抢着说。”说得太好了,古人诚不欺我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