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一道被载入以色列史册的命令,完美的诠释了战场情谊,被后人铭记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一道被载入以色列史册的命令,完美的诠释了战场情谊,被后人铭记
收藏 0 0

1948年四月的一个清晨,耶路撒冷旁边一座以罗马时期古堡废墟为基础建造的村庄上,几千名装备精良的阿拉伯士兵从不同的三个方向向着村庄制高点的山头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面对敌军庞大的人数和火力优势,山头上当地民兵临时组建的防御武装,在下午一点半的时候就崩溃了,就连作战指挥室也被阿拉伯士兵占领。

一道被载入以色列史册的命令,完美的诠释了战场情谊,被后人铭记

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帕尔玛赫”突击队四营的一个连长,在阵地岌岌可危的时刻带着一个排前来增援,他们奋不顾身的坚守在最后的阵地上,并留在最后以便于掩护友军撤退。

一道被载入以色列史册的命令,完美的诠释了战场情谊,被后人铭记

今天的卡斯特尔城堡已经被开发成为了以色列的国家公园,迎接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如今熙熙攘攘的公园里再也看不到过去硝烟的痕迹了,站在曾经战火弥漫的城楼上,依旧可以看到伟大而又神秘的耶路撒冷,城堡的东面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石碑,这块岩石上镌刻着八十位,为以色列独立奉献出生命的前以色列军人。

一道被载入以色列史册的命令,完美的诠释了战场情谊,被后人铭记

在这场战斗中,参与增援的三十位帕尔玛赫突击队员,有二十四位永远的留在这座阵地上,幸存者中除去一位受伤生还的班长之外,其余的指挥官全部战死,因为当他们完成掩护友军撤退任务,准备开始自行突围的时候,阿拉伯人的包围圈基本上已经在制高点合围了。

一道被载入以色列史册的命令,完美的诠释了战场情谊,被后人铭记

面对如此险峻的形式,连长和副连长对望相视了一眼,发出了生命中最后一道,也是这道载入以色列史册的命令:士兵全体撤退,军官留下来掩护。自此之后,这道命令就如丰碑一般存在了所有以色列军人的心中,之后的五十多年发生的无数次战争里,以色列继往开来的年轻军官无数次像他们的先辈一样,忘却了生死高喊着这个命令,抵挡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逆转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在此之后更将不可能化为可能,最终演变为一场能令全世界动容的辉煌胜利。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自然也就没有永远不会战败的军队,面对敌军最终破阵的绝望,这位以色列连长用生命中的最后一道命令,不仅让幸存的士兵重新燃起战斗的意志和生生不息的希望,也让全世界人都知晓了这个民族的顽强精神。

一道被载入以色列史册的命令,完美的诠释了战场情谊,被后人铭记

1948年5月14日,英国的国旗从巴勒斯坦缓缓的落下,这一天犹太人等了太久了,这不是几代人的夙愿,这一天犹太人整整等了两千多年,同一天,特拉维夫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大会以庆祝犹太人国家的诞生。以色列的大卫星国旗也在风中徐徐飘动,从古希伯来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第一个犹太国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千多年,从古罗马人将犹太人驱逐出巴利斯坦境内,这段时间也过去了两千多年,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都经历了太多磨难。

上一篇

三眼花翎是什么存在,权臣和珅都没有,整个清朝仅有7个人获得

下一篇

三皇是哪三皇,五帝又是哪五帝?不同史书记载的为何有差异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