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鲁迅死后16人为他抬棺,一个比一个名气大,半个文坛为之震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鲁迅死后16人为他抬棺,一个比一个名气大,半个文坛为之震动
收藏 0 0

鲁迅先生是我们国家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和事迹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在现在中小学生的教材中依然有很多他的文章,不过因为其文章过于深邃,所以后世很多人对这位擅长批判性文学的文人有多种理解。鲁迅先生的影响力和魅力在鲁迅先生死后整个中国文坛的反应便可见一斑。

鲁迅死后16人为他抬棺,一个比一个名气大,半个文坛为之震动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年轻时胸怀壮志。原本想靠高超的医术来拯救国人,在经历了许多现实的打击之后,终于看透国人的麻木不仁并不是通过医术就可以医治好的。所以他决定弃医从文。想用文字的力量来唤醒沉睡的中国人。在从日本回国之后,他不仅参与了当时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而且致力于改革旧文学。目的是让更多的青年人和民主人士接受新思想新思维。他被当时的人誉为革命的先驱者。

鲁迅死后16人为他抬棺,一个比一个名气大,半个文坛为之震动

在1936年,55岁的鲁迅先生在上海的一所公寓中与世长辞。此消息一经报道便轰动了整个上海,甚至说可以撼动了整个中国文化界。看似积极勇敢的鲁迅其实并不孤单,根据记载,它是左翼作家联盟及民权保障同盟的重要成员,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他的身边汇聚了很多志趣相投的笔友或是战友。因为当时的文人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在平日里很难看出他们的交往。

鲁迅死后16人为他抬棺,一个比一个名气大,半个文坛为之震动

在鲁迅去世后,鲁迅的朋友不约而同地从各个地点赶往上海,准备与鲁迅的遗体做最后的道别。鉴于鲁迅在中国文坛的地位,所以特意成立了一个治丧委员会,来处理鲁迅的后事。在经过众多业内好友的商讨过后,委员会决定用抬棺的方式将鲁迅先生的遗体送到万国公墓。因为棺椁比较大比较沉重,所以需要的人比较多。所以最终选出了16人,规格之高令人乍舌这份大名单是:胡风、巴金、黄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还、靳以、张天翼、吴朗西、陈白尘、肖乾、聂绀弩、欧阳山、周文、曹白、萧军,集聚了当时半个文坛。

鲁迅死后16人为他抬棺,一个比一个名气大,半个文坛为之震动

路上的行人也自发的组成了队伍,在鲁迅送送葬队伍后面,直到鲁迅先生下葬,众人才渐渐散去,由此也可见鲁迅先生在当时国人心中的地位。

鲁迅死后16人为他抬棺,一个比一个名气大,半个文坛为之震动

在鲁迅办身后事的时候,便可以很清晰看出鲁迅的人格魅力。著名的作家叶圣陶先生曾在《相濡以沫》一书中记载了当时的场景,一个个自动组合成的队伍,手中拿着写着标语的旗帜或者是横幅,唱着当时抗敌的歌曲或者是急救的歌曲从四面八方赶来。上海从未有过这样的事情,全中国更是没有。鲁迅先生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除了文采斐然,文章内容深刻发人深省。他的文章里能让麻木不仁的百姓看到曙光,也给很多渺茫的年轻人奋斗的方向。吾辈当自强!向鲁迅先生致敬。

上一篇

秦王嬴政在大一统时期,世界其他的国家在干嘛?日本还是原始社会

下一篇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留下了多少私产?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