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100年前一个英国哲学家来华讲学,用三个词评价国人,字字如针扎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100年前一个英国哲学家来华讲学,用三个词评价国人,字字如针扎
收藏 0 0

英国哲学家罗素应梁启超先生的邀请来到中国讲学,在目睹中国的现状之后,罗素先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既看到了中国人具有西方人所没有的优势,但是也看到部分中国人的缺点。回国后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比较低谷的时期,当时中国的状况岌岌可危,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暴露出自己内心的最真实的想法,这是动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本能。

100年前一个英国哲学家来华讲学,用三个词评价国人,字字如针扎

罗素先生在书中提到:在我离开中国之际,一位著名的作家(指梁启超)请我指出中国人的弱点,我推辞不过,说了三点:贪婪、怯懦、冷漠。梁启超听得之后,并没有急于否认罗素,因为这种情况当时在中国确实是比比皆是。他选择与罗素先生共同讨论如何补救这一现象。这三点中,贪婪是全人类身上共有的缺点,无论是平民还是当官的都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欲望,所以不断的犯下错误,最终导致走向深渊。

100年前一个英国哲学家来华讲学,用三个词评价国人,字字如针扎

怯懦是当时中国民众中存在明显的缺点,这和我国著名的作家鲁迅先生的看法不谋而合,当时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割地赔款,不战自败。清朝统治者的无能,加上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无法给民众足够的自信,所以民众人心惶惶。这也是从众心理的一种表现。这一切的根源都源自于当时的国家风雨飘摇,没有办法给国民足够的安全感,去乐观面对生活。

100年前一个英国哲学家来华讲学,用三个词评价国人,字字如针扎

冷漠换个通俗易懂的词语来解释就是麻木,当时的大部分中国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甚至连侵略者打到家门口都浑然不觉。每天想的都是自己如何才能在这乱世中苟延残喘下去,加之当时推行的政策,更是为这些缺点的出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虽然罗素先生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了贪婪、懦弱、冷漠中国人等特性,但是在书的最后罗素依然没有忘记提及中国人的优点,他能够深切的感受到神秘的东方力量和传承五千年的历史底蕴。

100年前一个英国哲学家来华讲学,用三个词评价国人,字字如针扎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罗素的评价是比较准确的。当时的国民确实如罗素所说。当时的中国人缺少一个希望的火把,需要这样才可以把每一个人的爱国热情点燃起来,明白自身和国家是统一的存在。后来中国痛击侵略者,把日本赶出中国,靠的都是这种由内而外的爱国热情。

100年前一个英国哲学家来华讲学,用三个词评价国人,字字如针扎

罗素来到中国时,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当时的管理者无能迂腐也是导致这些缺点的关键原因。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也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盛世之下,相信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不会重新出现,罗素所说的优点也在新时代的中国人身上存在着,我们如果想要求得进步,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正视自己,这样才能谋求改变和发展。

上一篇

盛极必衰,西方强国总昙花一现,为何能我们改朝换代后卷土重来?

下一篇

从明朝烟草传入我国,到年缴税万亿的中国烟草,简述中国烟草史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