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民国历史上最不应该不知道的故事,徐树铮与段祺瑞与外蒙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民国历史上最不应该不知道的故事,徐树铮与段祺瑞与外蒙
收藏 0 0

历史上评价“汉三杰”中的韩信,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用到“北洋三杰”中的段祺瑞身上,也可以唤做是“成也徐树铮,败也徐树铮”的,当然,这还够不上是十分的帖切。

民国历史上最不应该不知道的故事,徐树铮与段祺瑞与外蒙

袁世凯对他似有三分恨意;黎元洪对他则有三分的畏惧(正如黎自己的话说,“见其若芒刺在背”);冯国璋对他要让三分;徐世昌对他是“敬(敬而远之)”三分;而曹锟张作霖对他,可是“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如此,徐树铮于北洋系统里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贬多褒少。也依然不失为乱世的英雄。

终其一生,他都在为段祺瑞不辞劳苦地奔波着,对段祺瑞的忠诚也是有目共睹的,忠于其事并不阿其意。他的胆大妄为,有时候又使段祺瑞目瞪口呆。

一九一八年二月二十五日,奉督署杨宇霆带兵来到秦皇岛,把北京政府购买的军械一骨脑都给劫留了。消息传到段祺瑞耳中,令段甚为震惊,追查之下才发现,原来奉军是持着陆军部的证件来“领取”的,而这所谓的“路军部证件”,原来是由徐树铮任陆军次长时,预留下的空白证件作出来的。

至此段祺瑞方知,原来这一案件竟是徐树铮为了利用张作霖,引奉军入关,而出谋划策,指使协助张作霖做下的。

民国历史上最不应该不知道的故事,徐树铮与段祺瑞与外蒙

人投我以“梨”,当然也要报之以“桃”。入了关的“关东王”,在离天津五十里的军粮城设立了一个“关内奉军司令部”。张作霖为总司令,徐树铮以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的职权。

到了三月二十三日,有了奉军的支持,徐树铮又联络了曹锟和其他一些皖系军阀的头头儿,一起又把段祺瑞给抬上总理宝座。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四日,徐世昌当上总统后希望唱响“和谈”的调子,隐隐的又总要担心小徐会兴风作浪,就把他远远地打发到日本去“观操”去了,并授予他陆军上将衔。

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徐树铮在国务会议上提议设立西北边防军。还直接被任命为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总司令。当然,徐世昌对小徐的这一任命,仍是为了调虎离山,免得他在北京捣乱。而对段来说,则可借以充实边防,一心一意壮大自己的实力。不过历史倒是没有泯灭了徐树铮,由于小徐的积极筹边,十一月十九日外蒙取消自治。

原本张作霖和曹锟是势均力敌的,大有可以互为争雄之势。眼见着徐树铮在西北慢慢做大,大有可为“西北王”的架势;更兼小徐为人野心颇大,心思机敏,诡计难测,张曹二人,就不免要同仇敌忾起来。更呼朋引类联合“七省同盟”,“清君侧”。

起初他们还只是做一些舆论,要段祺瑞“亲君子而远小人”;段祺瑞又怎么会抛弃徐树铮呢?于是就发展为了“兵谏”。

一九二零年七月,在历过一波又一波的口水战后,直皖两系就难于避免地要陷入交伐征战之中了。这时候奉系又站到直系一边,三天时间,就将皖系给打散了。

七月二十九日,北京政府通缉“祸首”,“兵败如山倒”下的小徐,自然是首当其冲的。既然皖系都给打散了,直奉两系也并不是非要“斩草除根”不可,于是北京政府缓缓地下令通缉,小徐也早早就走了。

七月十九日,段祺瑞也终于因军事上的失败而下台了。

倘若我们仅就段徐二人的友谊,真可谓是患难与共呢。只是生平素好铤而走险的徐树铮,大胆“博弈”,枪杀了段祺瑞的政敌陆建章,为自己埋下招致了杀身之祸的种子,颇值得一叹。

上一篇

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比欧洲更成熟,可为什么没从制度上确立起来呢

下一篇

「清代官场奇闻怪事」之:唯愿做奴,不肯做主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