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袁世凯称帝过程里,他究竟做了什么,才会留下“欺父误国”的骂名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袁世凯称帝过程里,他究竟做了什么,才会留下“欺父误国”的骂名
收藏 0 0

引子

公元1916年6月5日,也是旧历的五月初五。

在北京中南海居仁堂里,袁世凯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他所患的膀胱结石已经转为了尿毒症,还能活着的时间,只能掐着秒表算了。

法国医生贝熙叶刚刚给他打了一支强心针,才暂时的从黑白无常手里,将袁大总统的性命又给抢了回来。袁缓缓睁开双眼,要交待身后事。没多大会儿,就又要不行了。

袁克定去叫医生来再打一支强心针。

“他害了我。”袁冷不丁说了这样一句话,就又昏了过去。俟到第二日的清晨,直接一命呼呜了。——此为引子。


袁世凯称帝过程里,他究竟做了什么,才会留下“欺父误国”的骂名

在袁世凯临终的时候,袁口中的那个“他”,究竟是谁呢?

关于这个问题上,历史上竟出奇地毫无争议。无论专家、学者们也好,社会舆论也罢,大家一边倒地都认为:“他”就是那个为了促成袁世凯做皇帝,四处奔走、推波助澜,甚至是“欺父误国”的袁大公子,袁克定。

那么,在袁世凯筹划着要当皇帝的过程中,他究竟做了什么,又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

首先,是洪宪帝制前的几次帝制尝试

很多人称,袁克定要蹿腾着老袁做皇帝,是在1913年骑马摔坏了腿,借着去德国看病的时机,会见完德皇威廉二世后才萌生的想法。可《北洋述闻》的作者张国淦并不这样想,甚至还进一步指出了,在那之前袁克定就动过这样的念想,只是未能付诸切实的行动而已。

  • 第一次是在辛亥革命之际

南方武昌起义之后,北伐军势如破竹,而清政府的陆军大臣荫昌根本就驾驭不了北洋军,只得抬出老袁来稳定局面。当时“其左右亲昵即有以利用机会,取清而代之之私议”。甚至于,袁克定都还和老袁的侍卫唐天喜,一起酝酿过一个计划:就是由唐天喜去炸清宫行刺,成功后再由倪嗣冲护卫着袁世凯去天津当皇帝。袁世凯知道后,觉得时机还不成熟,不由分说就把袁克定给打发回了河南老家,计划自然也就没能实施。

  • 第二次是在二次革命以后

1913年7月,南方反袁的二次革命爆发。一个月后,终又以南方革命党的失败而告终。其结果反而是使得北洋的势力,扩大到了南方的大部分地区。这样的战果,自然是“可喜可贺”。于是围绕在老袁的周围,袁克定的“太子班底”马上就意识到,这不正是上天赐予的给老袁做皇帝的机会么。尽管还没有扯着嗓子喊出来,也已经在嘴“秃噜”的时候,暧昧地表达出老袁应当“顺应天命”做皇帝的意思了。

袁世凯称帝过程里,他究竟做了什么,才会留下“欺父误国”的骂名

其次,专门组织了一个“太子班底”

1914年,脚伤未愈,袁大公子就匆匆回国,住进了北京西郊的小汤山,继续“疗养”。暗地里却在忙着组建他的“太子班底”。这个“班底”在老袁称帝的过程中,可是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呢,其中就有杨度、梁士诒、段芝贵、杨士琦、雷震春、陈宦、龙济光、汤芗铭、夏寿田、薛大可、袁乃宽、张士钰等人。

杨度的名字是最响的,他的老师王闿运,就很乐于劝人做皇帝。早年先劝过曾国藩,后来又劝袁世凯。他的名气大,劝人做皇帝的“收费”自然就高,据说袁世凯就曾被他家追债的老妈子给教育了许久,才极不情愿的,又掏出一笔银子才偿还清那笔做皇帝的“手续费”。

后来,“旷世逸才”的杨度接过了他的衣钵,自恃已经得了老师“帝王之学”的真传,堪任开国的首辅大臣,自然也要跟他的老师抢着“劝人做皇帝”。所以在民国初年,熊希龄请他出任教育总长的时候,他就以“帮忙不帮闲”的理由“却之”了。

原本他就在袁世凯身边,因为有人进谗始终不得重用,才转向了袁克定。一个是“太子之尊”,一个有“开国首辅”之才,两人一见面,自然是相谈甚欢,“袁太子”便郑重其事,请了“杨首辅”做洪宪帝制的舆论先锋。

在“太子班底”的武将里,“对帝制最卖力的是‘干殿下’的段芝贵。九月间,他联合十四省将军密呈袁速正大位”(据,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而且他实力雄厚。入民国的时候已经是封疆大吏了,镇压二次革命后,又出任湖北督军,民国四年又出任了奉天将军,节制东三省军务。

另外还有张振芳,是袁世凯二哥袁世敦的内弟。据荣孟源《近代碑海》里讲,张家有钱,为了洪宪帝制不惜出钱出力,甚至在他的老家河南,还编练了一支御林军,就等着老袁的洪宪王朝“开张”,马上就能拉出来给“袁皇上”护驾呢。

袁世凯称帝过程里,他究竟做了什么,才会留下“欺父误国”的骂名

再次,袁克定逐步推进洪宪帝制

为了帮助“袁皇帝”能够更上一层楼,自己能够实实在在做一次“袁太子”,袁大公子也煞费了不少的苦心,大致可分为三步走。

  • 第一步:制造“祥瑞”

老袁也是笃信迷信、风水之说的。袁克定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生生制造出一些“祥瑞”来。据袁家宾在《我的伯父袁克定》里说,袁克定就曾忽悠他老爷子,说袁氏祖坟的坟茔地附近,突然就长出一株紫藤树来。那个树好啊,形似盘龙,长逾丈许,不正是寓意着咱们老袁家要出皇帝,而且国运绵长么。

  • 第二步:倒腾假报纸

这是吴长翼在其《八十三天皇帝梦》里讲的,说是日本人办了一份《顺天时报》,尽刊登些反对帝制的新闻,老袁就很“喜欢”看,而且每天都要看。后来袁克定心疼老爷子,就专门给他“定制”了一份,每天都登上一些哭着闹着要让他当皇帝的报道,老袁就“更喜欢”看了。

其实这个事件的真实性,钱君倒以为颇值得商榷的。日本自己就是立宪制的国家,会反对立宪么?

不管怎么说,总之老袁是很“冤”,不明就里的,就被忽悠着给自己做黄袍去了。

  • 第三歩:扫除最后的障碍

先是段祺瑞和王世珍。俩人吃了秤砣铁了心,说啥都不支持老袁做皇帝、不肯在议定帝制的时候签名,终于惹怒了“袁太子”。段祺瑞倒是乖乖地请假赴西山调养去了,王世珍可倒了霉。袁克定先是指使筹安会员王天纵“以危词挟持”王世珍,辞去陆军总长的职务,还险些将他用毒酒给鸩死。(据卞孝萱《辛亥以来碑传集》)

另外还有唐在礼,据他自己说,“谁知我这番话触犯了袁克定,所以后来正式筹备大典,把我调出统帅办事处,任命为参谋部次长时, 袁才当面对我讲了上面所记的这番话,说明调任不是他的本意。”(据杜春和《北洋军阀史料选辑》)

就是这样,在袁克定的“一手掌控”下,袁世凯做皇上的事,就遂了“天命人愿”了。

袁世凯称帝过程里,他究竟做了什么,才会留下“欺父误国”的骂名

洪宪帝制行动

1915年,杨度的《君宪救国论》大功告成。

袁世凯捧过这篇“巨著”的时候,激动不已,盛赞杨度“真是一个旷世逸才”。之后还“御笔”题了“旷世逸才”四个字,命人制作一个匾额赐给杨度,以“光耀门楣,流芳百世”。

老袁当皇帝的行动,也算是敲开锣鼓了,随后又在袁克定“太子班底”缜密的安排下,迅速展开。

1915年12月11日,一场关于变更国体的投票结束,老袁一拍大脑袋,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家都“喜欢”他老袁出来当皇帝。各省代表也都在盛赞他老袁的功德,还“请参议院推举之”。(据孙嘉会 《中华民国史》)

随后,袁世凯自称皇帝,袁克定也理所当然成为了“皇子”。

(只是可惜了袁大公子一番心血。“袁皇上”都未来得及立“袁皇子”为“袁太子”,就在一片痛骂声中倒台了)

结语

袁世凯死后不久,分得的家产就被袁大公子给挥霍个干干净净。到了1936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的时候,他就只能正襟危坐,胸前别着餐巾,一手拿刀将窝窝头切成薄片,另一手再用叉子送到嘴里,去品味了。

也正是在那一会儿,亲日的汉奸王揖唐联络了一批人,在《庸报》上刊登声明,鼓吹华北自治,并在领衔人名处留了“袁克定”三个字。据张伯驹说,当时日本情报头子土肥原贤二,甚至他的故交汪精卫都带着金银、礼品来拉拢他加入华北伪政权,都被他拒绝了。还在报纸上刊登声明,宣布自己与“鼓吹华北自治”的言论无关。

此处,袁克定的作为还是颇值得赞许的!

上一篇

曾经雄极一时的段祺瑞的皖系,为什么突然之间就土崩瓦解了呢

下一篇

从“段厉公”到“段哀公”,段祺瑞是怎样一步步走到穷途末路的呢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