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后面一句不出名,却是大汉中兴关键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后面一句不出名,却是大汉中兴关键
收藏 0 0

东汉末年,出现了很多文韬武略,智谋超群的英雄人物,纵横战场的武将有:关羽、赵云、吕布等人都是以一敌百的人物,但是真正主宰战场的却并不是他们,而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们。

水镜先生荐二才:卧龙、凤雏

要说三国时期著名的军师那么恐怕大家第一印象所想到的应该就是“卧龙凤雏”了吧?三国颍川名士水镜先生曾说过“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实际上在正史的记载中,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庞统都是水镜先生推荐给刘备的。

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后面一句不出名,却是大汉中兴关键

诸葛亮原本是徐州琅琊阳都人士,早年间随叔父诸葛玄游历到了荆州,自此诸葛亮便在隆中一带隐居了起来,诸葛亮一边耕种一边读书。一直到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凤雏庞统出山也很有传奇性,庞统本来就是荆州襄阳人。庞统生于公元179年,比诸葛亮大两岁,实际上年若相仿。根据史料记载,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而颍川司马徽(水镜先生)擅长识人。一眼就看出了庞统的才华。

司马徽甚至说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有了名士司马徽这句话,庞统也渐渐被人所熟知,被时人称号“凤雏”。后来也和诸葛亮一起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为刘备鞍前马后效劳。

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后面一句不出名,却是大汉中兴关键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然而在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箭身亡。去世时年仅36岁,庞统死后,刘备极为痛惜,将其安葬在落凤坡。并追赐庞统为关内侯。

很多人可能就会想,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得一可以安天下。而庞统在落凤坡战死,是不是就影响了刘备的统一大计了?其实并非如此。卧龙与凤雏都独具才华,但是“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这句话其实说得很大,夸大了二人的才华。

蜀汉兴盛,不能少此二人:子初、孝直

为何会这样呢?虽然我们都知道水镜先生司马德操那句“卧龙、凤雏二者得其一可得天下”,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约定俗成的还有着下句,下句却不为人所知,但却是极为重要的,而这下句便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后面一句不出名,却是大汉中兴关键

其中的子初,便是刘巴,刘子初。可能大家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是此人的才情,却是连诸葛亮都自叹弗如,而诸葛亮就是刘备招揽刘巴的最大助力。而这位刘巴的才华如何? “运筹帷幄,吾不如子初远矣!”这句话便是诸葛亮对于其的评价,从中可以看出刘巴的才干必是经天纬地的。刘巴是是一个财政上的高手,刘备的军需调度,都是刘巴给出的主意。

刘巴还帮助蜀汉制定了《蜀科》一律,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蜀汉所存在的的律法制度问题,成为了治理蜀汉的根基。在他死后,远在魏国的陈群写信到蜀汉询问情况,足以见其尊敬。而东吴的孙权听到他的死讯后,也赞誉他为当世“高士”!

另外一个法正,字孝直,孝直是一个非常善于出谋划策的一个人,诸葛亮对他也是非常的欣赏。法正在刘备入蜀后为其效力,开始便崭露头角,献计斩杀夏侯渊,而到了后来,法正在建安二十五年去世,年45岁。刘备对法正的死感到十分悲伤,哭泣了数日才止住。

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后面一句不出名,却是大汉中兴关键

在《三国志》中,作者陈寿对其才学有所评价,认为他的才华足以与郭嘉郭奉孝相媲美。在222年,因为关羽之死,蜀汉与东吴之间爆发了彝陵大战,之后蜀军大败,退回白帝城。诸葛亮有所感叹,说道:”今若法孝直尚在,便可以制止主公东征之策;即使不能制止,如果随行东征,一定不会是大败而归的结局。” 可见,法正对刘备的重要性。

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后面一句不出名,却是大汉中兴关键

骨干缺失,使蜀汉团队力量大大削弱

历史总是充满了很多变数的,刘巴、法正二个经世奇才都不幸在刘备之前死去。其结果也真应验了《演义》之中第二十五回的那句话“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最终缺少这二人的相助,蜀汉难以兴盛,虽然之后诸葛亮,姜维等竭力维系,蜀汉还是在刘禅的手上灭亡。

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后面一句不出名,却是大汉中兴关键

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做得到的,而是需要一个完美的团队来完成的。诸葛亮和庞统是战略谋划的高手,但是在执行战略的战术层面,是需要很多一流的执行者的,如果一个好的方案谋略,不能得到完美的人去执行,那么这个谋略的功效就会大打折扣,蜀国尽管诸葛亮呕心沥血,但是后期无论是谋士还是武将,都是人才凋零,不像曹魏政权那样,人才更迭后继不断,所以蜀国的败亡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三国演义》

上一篇

长平之败不能全怪赵括,赵国庙堂的鼠目寸光才是失败根源

下一篇

西晋八王之乱后扰乱中原300年的五胡,最后都去了那里?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