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李颀与陶渊明都向往隐居山间?他们为何最后选择了归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李颀与陶渊明都向往隐居山间?他们为何最后选择了归隐?
收藏 0 0

本文系作者小溪水呱呱呱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渔父一直是文人骚客们喜爱自诩的形象,渔父身上往往具有他们所向往的某种品格。庄子在其文《渔父》中借孔子与渔人的对话,批斥了儒道礼乐教化的虚伪,阐发了“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理念;屈原在其文《渔父》中通过自己与渔夫的对话,表达了洁身自好、然自立的决心;陶渊明在其诗序《桃花源记》中由武陵捕鱼者引领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太平社会,于是,渔父成了理想社会的探险者。在李颀的这一首《渔父歌》中,塑造了一位白发老人披蔉戴笠、远避尘世,独自在江边垂钓的形象。这位老翁持的是“湘岸竹”,烧的是“芦洲薪”,煮的是“香稻饭”,食的是“紫鳞鱼”,返璞归真,怡然自得。

李颀与陶渊明都向往隐居山间?他们为何最后选择了归隐?

渔父歌

对于诗中的老翁来说,尘世的清与浊、醉与醒都与他无关。他只消在这清静之中静享自己的生活便足够了。这样不问世间事的人生境界,也是那时多数文人所追求的吧。李颀在唐朝诗人中,诗歌的成就并不算很高。他年少时家境富裕,结识了不少富家子弟,挥霍无度,将家底挥霍一空转而攻读书本,寒窗十年之后终于及第,考中进士,做了一个新乡县尉。不过他才能有限,为官多年,一直未能够升迁,仕途毫无起色。在这样的生活中,李颀写出《渔父歌》这样基调淡薄的诗歌,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此时的李颀已经萌生了退隐之意,既然仕途眼看是一条越走越窄的道路,还何苦还要继续执着地走下去。

李颀与陶渊明都向往隐居山间?他们为何最后选择了归隐?

老翁

不过很多的时候,追求需要勇气,放弃则需要更大的勇气。如何在入与出之中做出抉择,如何在成与败面前波澜不惊,如何在得与失其间达到平衡,这是李颀那时矛盾的焦点。不过,不管怎样,“矢志不渝,持守本真”是李颀一生都恪守的准则,在他的心中,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都要恪守这八个字。《缓歌行》:“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暮拟经过石渠署,朝将出入铜龙楼。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男儿立身须自强,十年闭户颍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五陵宾从莫敢视,三省官僚揖者稀。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李颀与陶渊明都向往隐居山间?他们为何最后选择了归隐?

长安

侠,既是唐人的人生追求,也是唐人的生活方式既是唐人处事交友的原则,也是唐人精神满足的需要。侠义之风由来已久并在盛世大唐达到顶峰。唐代文人的侠义,把功利置于首位,结交权贵以求延引,顺风顺水步人官道。李颀早年狂放激昂,倜傥不群,热衷功名,追求达贵。他和当时很多年轻人一样追随富豪游侠四处漫游,广交朋友。可当他发觉“结交杜陵轻薄子”,“弃我翻然如脱屣”时,才恍然大悟“男儿立身须自强”,“悔作从前任侠非”。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可以是过往云烟,但过不去的却是李颀自己心里的那道坎“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

李颀与陶渊明都向往隐居山间?他们为何最后选择了归隐?

李颀绘图

才子们对进士登科趋之若鹜,不中进士而做大官终不为美。李颀也不甘落后,“小来好文耻学武,世上功名不解取”。尽管及第后只做了县尉这等小官,但他对仕途仍满怀信心。可在那个门第之风盛行的时代,一介寒门士子要如何才能争取到出头之日李颀清高廉洁,不会趋炎附势。他虽然想在官场有着一番作为,但他也绝不会为此而出卖自己的底线。那时,李颀结交了如王维、王昌龄、高适等好友,众人在一起不是吟诗作对,便是畅谈国事,好不惬意。但这些人都是狂狷者,无一豪门人士。他们不求贵人举荐,不屑官场习气,李颀自然也无出头之日“惭无匹夫志,悔与名山辞”,心灰意冷的他终于放下心中的犹豫,摘下官帽,脱下官服,回归故里,隐居山间。

李颀与陶渊明都向往隐居山间?他们为何最后选择了归隐?

王昌龄绘图

尽管李颀一向被归为边塞诗人,尽管他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等悲情豪迈的边塞诗句,尽管他从未到过边塞却时刻关注着边塞,但纵观其诗作,边塞诗寥寥数首,反而是赠答诗占了大半。李颀的送别诗,极少言愁说苦,极少感时伤怀,要么勉人为善,要么催人进取房中唯有老氏经,枥上空馀少游马”,他和刘有同样的人生经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前年上书不得意,归卧东窗兀然醉”,归隐林间也归得不乐。他隐得不甘,满心惦念的还是君王和天下,还有民事与苍生。于是,他把希望与期冀都寄托在友人身上,殷切叮咛,深情嘱托,让他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

李颀与陶渊明都向往隐居山间?他们为何最后选择了归隐?

李颀的归隐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隐有极大的不同。“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对大自然是油然而生的喜爱;“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李颀面对花草树木却有无言的忧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将身心都融入到了山野田园中,有着冲破俗世藩篱后的超脱与自在; “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李颀对流水的喜爱,大概源于对道家思想的偏爱。老子的《道德经》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若能体会到水的意境,简单,深远,丰富,坚韧;若做人也如水一般,纯净,澄明,滋柔,谦卑,那便能在喧闹中也能获得宁静之感,在纷扰中也能拥有淡泊之心。矢志守真,李颀以其冲淡无争的诗为世人呈现了一颗如水般澄澈淡泊的心。

参考资料

· 《渔父》

· 《缓歌行》

上一篇

中华帝国之崛起 夏朝建立(上)

下一篇

忠王李秀成最突出的特点不是“忠”,而是“仁”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