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清朝犯人闻之色变,宁死也不肯去的宁古塔,其实有人在那过得不错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清朝犯人闻之色变,宁死也不肯去的宁古塔,其实有人在那过得不错
收藏 0 0

清朝初年,翰林诗讲方拱乾因“四大狱案”科场案流放黑龙江宁古塔,他曾如此评论宁古塔:“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科场案无辜遭累的另一位官员吴兆骞,也被流放至宁古塔23年,他在给其母的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由此可见,宁古塔的可怖之处。

清朝犯人闻之色变,宁死也不肯去的宁古塔,其实有人在那过得不错

宁古塔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在清朝主要用作牧场及流放囚犯的地方,当时清朝的大案重案犯人都被遣押至此,而且大都是一条有去无回的路。宁古塔三个字,就像无底的深渊,令人闻之色变,许多犯人宁可选择自尽,也不愿如此艰难苟活。

清朝犯人闻之色变,宁死也不肯去的宁古塔,其实有人在那过得不错

宁死不去的犯人不在少数,但更多的还是选择了与命运抗争。

因文字狱或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的文人学子,受到了当地官吏及当地百姓的万分尊重,虽是刑余之人,但行动比较自由,从大将军到副都统、协领、佐领大都与交结为友好,而文人们还可经常相聚。只因他们的文学修养,为这片苦寒之地带来了人文的色彩和真理的力量,佛学家函可在宁古塔传授佛法,教授农耕和商贾;杨越传播耕作技术,并教人改“掘地为屋”为“破木为屋”……

清朝犯人闻之色变,宁死也不肯去的宁古塔,其实有人在那过得不错

在宁古塔众多的流人中,文学造诣最高,名气最大的是吴兆骞。初到宁古塔的吴兆骞不会耕作,又无生存之道,整日意气消沉,但不服输的他最终还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他利用自己的长处开馆授徒,教授当地的官员子弟甚至是流人子弟识文断字,从而受到宁古塔将军巴海、副都统安珠瑚、萨布素等人的优待。

清朝犯人闻之色变,宁死也不肯去的宁古塔,其实有人在那过得不错

中土流人的到来,不仅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升华,也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康熙元年,一个叫杨越的绍兴人因“通海案”被遣戍宁古塔,一起被流放的还有他的妻子。杨越妻子精通烹饪,夫妻二人在宁古塔开了一座糕饼铺,还制作绍兴风味小吃,每天食客盈门。他还把从家乡带来的布帛、丝絮拿来与人交换,教当地人把人参、貂皮拿到市场上交易。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古人诚不欺我!这些被命运遗弃的流人,身处艰难困苦之地却依然过好了这一生,能力固然重要,但心态亦关键。

上一篇

康熙第一次见到12岁的乾隆时,为何会惊讶到放下酒杯?

下一篇

和珅到灾区赈济灾民,竟然往灾民粥中掺沙子,乾隆知道后却称赞他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