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修行打坐也有各种技巧和姿势,如果你是初学者,不妨来看看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修行打坐也有各种技巧和姿势,如果你是初学者,不妨来看看
收藏 0 0

修行者在开始修习禅坐时,应该特别注意姿势,如果姿势不正确,养成习惯就改正困难。而且对心理和生理都有影响,并且容易形成禅病。

坐禅的姿势,综合中国的儒释道三家及印度的婆罗门、瑜伽等的静坐姿势,约有九十六种之多。佛教通常采用的姿势为毗卢遮那佛的七支坐法:

(一)七支坐法

1、双足跏趺(趺是足背,跏趺指把足背加压于腿或足上)——此有二式:(1)通常是以左脚在下,右脚置于左大腿上,再将左脚置于右大腿上,称为如意吉祥坐。(2)或将右脚在下,左脚置于右大腿上,再将右脚置于左大腿上,称为不动金刚坐。这两种坐法,对于年长的人及初学坐禅的人,并非人人能够做到。

2、背脊竖直——腰杆自然挺直,不曲不僵,勿挺胸部,头顶向天垂直,下颚里收颔压喉结。

3、手结法界定印——两手圈结,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两手掌心朝天交叉两掌相合,两拇指相触成圆圈形,轻轻平置于脐下足上;吉祥坐时两手左上右下,降魔坐时两手右上左下,与两足上下的位置相一致。

修行打坐也有各种技巧和姿势,如果你是初学者,不妨来看看

4、放松两肩——肩平,左右两肩稍微打开,不能沉肩垂背;将两肩肌肉放松,自觉如无肩无臂无手的状态。

5、舌尖微舐上颚——头正腭收,端正舌抵上颚,唇齿微微接触,门牙上龈的唾腺处,不可用力,若有口水则缓缓咽下肚去。

6、闭口——无论何时,只用鼻息,不可张口呼吸,除了鼻有病。

7、两目微张——两目半敛,半开半合或微微合眼;视线投置于身前二三尺处的点,不是要看什么,只因睁大眼睛时,心容易散乱,闭起眼睛时,心容易昏沉。如果睁眼过久,觉得劳倦时,不妨闭一会儿。

对于七支坐法的次序和内容,各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将调息及调心的方法也合在七支之内。

修行打坐也有各种技巧和姿势,如果你是初学者,不妨来看看

(二)其他坐法

由于初学坐禅的人,不一定能够跏趺坐,对于从未学过打坐的人,一开始便要求双腿结跏趺坐,也是不合理的。对于一些初学的人,还有其他几种坐法如次:

1、半跏趺——不能盘双腿的人,或者双腿盘久了,觉得疼痛难忍之际,不妨把上面的一只脚松开,置于另一条小腿的下面或者一开始仅将一只脚置于另一边的大腿上,左脚在右小腿之下,或右脚在左小腿之下,均可。

2、交脚坐——两脚均置于地,向内向后收,结果,两脚掌向上,置于两小腿乃至两大腿之下。

3、跨鹤坐——又名为日本坐,因为迄今的日本人,在日式的室内的正式坐姿,仍是用这种方式。即是双膝跪下,两脚的大拇指上下交叠,将臀部坐落在两脚跟上。在中国古代未用高椅高桌之时,普通人在正式场合也是如此坐。

修行打坐也有各种技巧和姿势,如果你是初学者,不妨来看看

4、天神坐——左脚坐如半跏式,曲向内,置于身前。另一脚,曲向外,置于身后侧。迄今南传上座部佛教徒,席地闻法时多用此式,乃至坐禅时的初步坐法,也用此式。

5、如意自在坐——此式系模仿佛陀八相成道,自兜率天下降人间之前的坐姿。左脚坐如半跏式,曲向内,脚跟置于会阴前右脚垂立、曲膝置于右胸侧,左右两手平覆分置于左右两膝。

6、正襟危坐——以上各种坐法,均系席地而坐,此式则坐于与膝同高的椅子上或板凳上,两脚平放于地,两小腿垂直,两膝间容一拳的距离,背不可依靠任何东西,仅臀部坐实,大腿宜悬空,与小腿成一直角。

以上六种,除了坐姿不同及如意自在坐的手姿不同之外,其他均用七支坐法的第二至第七项规定的标准。当然,功效最大最快而且能够经久稳固的坐姿,仍以最难的跏趺坐最为可靠。因此,初学的人,尽可能用你觉得最舒服的坐法,以不让自己产生畏惧心为原则,渐渐地试着用较难的坐法,是有益无损的。

上一篇

少林禅医远近闻名,你知道禅医起源吗,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

下一篇

民族的瑰宝,传统文化的象征——少林文化史上的三次飞跃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