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徐光启研究西学,著《农政全书》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徐光启研究西学,著《农政全书》
收藏 0 0

面对后金的威胁,翰林院官员徐光启一连上了三道奏章,认为要挽救国家危局,只有精选人才,训练新兵,才有希望。明神宗听说徐光启精通军事,就批准他到通州训练士兵。

徐光启研究西学,著《农政全书》

徐光启出生在上海,长大以后,因为参加科举考试,路过南京,听说那儿来了个叫利玛窦的欧洲传教士经常讲些西方的科学知识,于是经人介绍,徐光启结识了利玛窦。

利玛窦传播科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传教。同时,他觉得要扩大传教,一定要得到中国皇帝的支持才行得通。

到了北京以后,利玛窦通过宦官马堂的门路,送给明神宗圣经、圣母图,还有几只新式的自鸣钟。

明神宗接见利玛窦的时候,请利玛窦讲一下西洋的风俗人情。听后,明神宗很感兴趣,赏给利玛窦一些财物,让他留在京城传教。有了皇帝的支持,利玛窦就很容易跟朝廷的官员们接触了。

徐光启研究西学,著《农政全书》

几年后,徐光启考取了进土,也到了北京,在翰林院供职。他认为学习西方的科学,对国家富强有好处,就决心拜利玛窦为师,向他学习天文、数学、测量、武器制造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后来,徐光启翻译了大量的外国科学著作。

这一次,徐光启提出练兵的主张,得到明神宗的批准,他满怀希望,想尽快把新兵练好,加强国防。哪料到朝廷各个部门都腐败透顶,练兵衙门成立了一个月,徐光启要人没人,要钱没钱,闲得无事可做。

后来,领到了一点军饷,可是到了通州,检阅了一下招来的7000多新兵,大多是老弱残兵,能够勉强充数的只有2000来人,他大失所望,只好请求辞职。

徐光启研究西学,著《农政全书》

1620年,明神宗去世,他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又接着病逝,神宗的孙子朱由校继承皇位,这就是明熹宗。

徐光启又重返京城,他看到后金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便竭力主张要多造一些西洋大炮。为了这件事,他跟兵部尚书发生了矛盾。不久,就被排挤出朝廷。

徐光启回到上海的时候,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他从前就对研究农业科学很有兴趣,回到家乡后,亲自参加劳动,在自己的田里做了一些试验。后来,他把他平日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部著作,叫作《农政全书》。

徐光启研究西学,著《农政全书》

书中详细记载了我国的农具、土壤、水利、施肥、选种、嫁接等农业技术,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上一篇

袁崇焕大战宁远,得胜回城

下一篇

皇太极用反间计,袁崇焕之死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