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没见过皇帝为女儿办如此奢华的“葬礼”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没见过皇帝为女儿办如此奢华的“葬礼”
收藏 0 0

李漼(833~873),初名温,是宣宗长子。宣宗并不喜欢他,但在宣宗病危时,被左神策军中尉王宗实等矫诏立为太子,宣宗死后即位。

没见过皇帝为女儿办如此奢华的“葬礼”

唐懿宗李漼

李漼崇信佛教,怠于政事,游宴无度。

唐懿宗李漼即位之时,国势衰败,时称“国有九破,民有八苦”。

据说“九破”是指:

一、终年聚兵。二、蛮夷炽兴。

三、权豪奢督。四、大将不朝。

五、广造佛寺。六、贿赂公行。

七、长吏残暴。八、赋役不等。

九、食禄人多而输税人少。

“八苦”是指:

一、官吏苛刻。二、私债争夺。

三、赋税繁多。四、所由乞敛。

五、替逃人差科(就是替逃跑之人代交赋税、劳役)。

六、冤屈不得申理。七、冻无衣,饥无食。

八、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因此,国内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南诏也不断派兵侵扰。后来,在初步平定了内乱和外患之后,昏庸的李漼却看不到老百姓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以为天下太平,天下是他家的,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于是他的心思就大都用在吃喝玩乐上了。

没见过皇帝为女儿办如此奢华的“葬礼”

唐懿宗李漼

李漼的“宴游”是出了名的,那种挥霍无度,奢侈腐败,令人咋舌。他酷好音乐,殿前常年供奉的乐工多到五百人,每月举行大型的宴会不下十余次,山珍海味无不收集,美酒歌女,八方贡献。

据说有一个叫李可及的乐工,善于作新曲,深得李漼宠爱,竟被封为左威卫将军。大臣刘蜕见此事荒唐,一再进谏,李漼不但不听,反而将刘蜕贬为华阴令。

李漼不借兴师运输,离宫出游长安附近的名胜古迹。出游的时候,侍卫及内外诸司随从等前呼后拥,多达十万人,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耗费钱财无法统计。

这还不算,他每次出游大多是临时灵机一动,事先并不通知当地官员。因此,京师周围的州郡,只得常年花费巨资养着一批仪卫、歌女,并准备车马、粮草、服装等物资。以免皇帝突然驾到而无法供应,遭至贬官甚至丧命的下场。

李漼如此荒淫,官僚们也竞相效仿。于是贪污成风,专以害民为能事。宰相路岩及其下属生活奢靡,弄权纳贿。他的心腹亲吏边咸的家产可供全国军队两年的军饷。至德令陈蟠叟上书奏报边咸的种种恶行,李漼不但没有惩办边咸,反而把陈蟠叟流放到边远地区。

李漼的昏庸简直到了黑白不分的程度,朝野上下,一片乌烟瘴气。皇帝身边的禁军将士中一些刁钻之徒,以成倍的利息向京都长安的富室贷款,然后贿赂皇帝的亲信宦官,可以买到节度使的职位。当就职以后,便疯狂搜刮民财,除了偿还高利贷之外,还积蓄了大量钱财。

没见过皇帝为女儿办如此奢华的“葬礼”

唐懿宗李漼

据说定边的节度使李师望搜刮的财富以百万计,手下士卒特别痛恨他,恨不得生吃了他。后来,李漼以窦滂代替李师望,而窦滂的贪婪又甚于李师望。

还有一例,一个小小长葛县令严郜,罢任之后,在当地建造豪宅,里面有林泉花木,简直是

个大花园。他还兼并良田万顷,大置庄园,百姓被榨干了血汗,只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真是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

朝廷这样腐败,统治怎能继续下去?百姓无法生活只有起来反抗了。

咸通九年,终于再次爆发起义,即桂戍兵的起义,不久发展到二十万人,动摇了朝廷的统治。后来,虽然朝廷派重兵镇压了这场起义,但李漼并未从中接受教训,奢侈无度的恶习仍没有改变,并且愈演愈烈。

李漼的女儿同昌公主下嫁韦保衡时,他陪送的妆奁里有好几斛用金子制成的麦粒和用银子制作的米粒。公主的家里,扶栏和药臼等用具都是金银制品,门窗栊扇和壁上全都装饰着珍宝。至于衣饰、陈设等,更是穷奢极侈。所行婚仪更奢华,超出唐以前的任何一个公主。

一年之后,同昌公主病逝,李漼自制挽歌,饬群臣奉和,令宰相以下所有官员都去吊祭。又诬陷给公主治病的医官用药不当,把二十多个医官处死,把医官家属三百多人投入狱中。一些大臣见事不公,劝谏李漼别滥杀无辜,竟被李漼贬为地方官。

同昌公主的葬礼非同一般,仅护丧仪仗就长达数十里。乐工李可及作汉百年曲,率几百人为地衣舞。殉葬的物品全用珠玉制成,大臣们也都以金贝、车马和华服等致祭。每种祭品都是一百二十车。这么多的贵重物品,在墓地上却一把火烧掉了。

没见过皇帝为女儿办如此奢华的“葬礼”

唐懿宗李漼

​后来人们把灰烬收集起来,用水冲洗,竟淘出许多金银珠宝来。

上一篇

长孙皇后一个弱女子,却能全心为国担忧

下一篇

周武帝宇文邕与皇后的关系因她而变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