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此人用一“妙对”夸了皇帝六辈祖宗,皇帝惊呼“绝妙”!立即将他钦点为状元!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此人用一“妙对”夸了皇帝六辈祖宗,皇帝惊呼“绝妙”!立即将他钦点为状元!
收藏 0 0

对联一直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古代,文人墨客们约在一起,除了吟诗作赋,往往还会将对对子当成一项娱乐项目。对联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往往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才华,出一个很好的上联就能显得十分有文化,而对出一个绝妙的下联更加会受人钦佩。

清朝的乾隆皇帝就非常喜欢对联,曾用上联“烟锁池塘柳”难倒了众人,至今都没有人能对出非常好的下联。百余年后,他的后代咸丰皇帝同样喜欢对联,甚至有一次殿试还以对联来对考生进行考核;而其中一位考生就用了一副“妙对”夸了咸丰皇帝六辈祖宗,咸丰皇帝都惊呼“绝妙”,立即将他钦点为状元。

此人用一“妙对”夸了皇帝六辈祖宗,皇帝惊呼“绝妙”!立即将他钦点为状元!

孙家鼐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幼就饱读诗书,咸丰元年时就考上了举人,之后又参加了乡试,然而这次乡试却没能发挥好,没有通过;但是他的兄弟们却好多名登金榜,这激励了孙家鼐更加勤奋的学习。经过刻苦的学习后,孙家鼐再一次参加了科举考试,而这次考试十分顺利,他靠着自己的才华一步步地走到了殿试。

咸丰九年,殿试在保和殿举行。监考大臣肃顺为了帮助一位与自己有关系的考生,破坏考试规矩,在这位考生交卷后,提前将他们的试卷都收了上去。许多考生都未作答完,十分生气但却又不敢说什么,害怕得罪监考大臣。考生们的试卷被送到了阅卷大臣手里,他们对试卷进行了批改,选出其中十名最优秀的考生给皇帝进行圈点名次。然而监考大臣肃顺帮助的那名考生最后却未在这十人之中,肃顺知道后竟恶人先告状,在皇帝面前说阅卷大臣存在私心,有失公平。于是两派就在皇帝面前争论了起来,互不相让。

此人用一“妙对”夸了皇帝六辈祖宗,皇帝惊呼“绝妙”!立即将他钦点为状元!

最后咸丰皇帝生气拍桌让两派停止争吵,并决定自己出题来考核十位考生。他将十位举子召至殿前,以大清王朝立朝以来的兴盛为题,要求他们当场撰写一副对联。许多人都毫无头绪,抓耳挠腮的想着。但博学多才的孙家鼐却胸有成竹地提笔写下了一副对联:

亿万年济济绳绳,顺天心,康民意,雍和其体,乾见其行,嘉气遍九州,道统继羲皇舜尧

二百载绵绵奕奕,治绩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飞五色,光华照日月星辰

这副对联不但歌颂了清朝的丰功伟绩,还巧妙的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六位皇帝的年号有序的嵌入其中。此联对仗严密贴切,比喻有夸张却不显浮华,颂扬又不显谄媚。咸丰皇帝看到这幅夸奖了自己六辈祖宗的对联后,都惊呼“绝妙”,对他称赞不绝,提笔就将他钦点为状元。

此人用一“妙对”夸了皇帝六辈祖宗,皇帝惊呼“绝妙”!立即将他钦点为状元!

孙家鼐并不是溜须拍马之人,成为状元后,他努力的辅助皇帝治理国家,曾担任过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兵部侍郎,以及吏部侍郎等等职务,还被派去担任光绪皇帝的老师。在戊戌变法期间,他支持向欧美学习先进技术,注重科学,兴办实业。同时他还受命开办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并担任官学大臣,也就相当于北大的第一任校长。

上一篇

在古代,我们曾几度慷慨收容“难民”,其中这三次酿成了大祸,最后一次惨遭灭国

下一篇

世界上唯一以杀人为目的的格斗术,曾是特种部队秘传武术,为国家机密绝不外传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