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林黛玉和北静王,是平行线还是相交线?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林黛玉和北静王,是平行线还是相交线?
收藏 0 0

很多《红楼梦》的读者,对北静王印象不错。其实北静王正式出场,在八十回中只有一次,更多地作为背景存在的。

唯一一次正式出场,是在秦氏出葬的路上,“贾宝玉路谒北静王”。在这回中,用宝玉的心理,介绍北静王水溶“风流潇洒,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与“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的宝玉是同道中人。

林黛玉和北静王,是平行线还是相交线?

此后北静王没再出场。只是从过年送字联红包、宝玉出门托辞去北府这些事,可以看出北静王与贾府保持着日常来往,而与贾宝玉来往更密切一些。再就是蒋玉菡说的,北静王送他一条茜香罗汗巾子。

也许是因为北静王与宝玉性格相似,有读者出于善意或者恶意,想把黛玉与北静王拉到一起:贾府败落后,北静王求黛玉为妾,贾府为了攀附准备答应,于是黛玉自杀殉情。这样一来,北静王成为仗势欺人、趁人之危的“王老虎”,显然与原著不符。

林黛玉和北静王,是平行线还是相交线?

又或者,贾府败落后黛玉无所归依,宝玉在知情的情况下,或者在无意之中,把她引荐给北静王,算是替她找个安身之地。这又太污辱了宝玉与黛玉的感情。

把北静王与黛玉拉在一起,主要有两个线索:一是“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的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二是黛玉欣赏宝玉的蓑衣斗笠,宝玉说“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你喜欢这个,我也弄一套来送你”。

林黛玉和北静王,是平行线还是相交线?

换照《红楼梦》中喜用曲笔暗示的手法,再加上王熙凤那句“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似乎可以引申出去:黛玉收了北静王的东西,而且收了两次,就应该给北静王作媳妇(小老婆)了。

可这真是天大的、错上加错的误会。我们来一一分析。

误会一:王熙凤那句话。“接茶”是典故,古代男女定亲,男家聘礼中一定会有茶,所以“接茶”又指女家受聘允亲。这不是王熙凤的独创,而是信手拈来的诙谐,否则不会引得“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如果没有这个旧俗、这条典故,王熙凤就凭一点子茶叶,就要黛玉作贾家媳妇,是不是太廉价了?

林黛玉和北静王,是平行线还是相交线?

误会二:黛玉没有接受北静王的东西。第一次的鹡鸰香串,黛玉是“掷而不取”,第二次的蓑衣斗笠,黛玉回答“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为什么不接受?第二次是为了取笑,第一次可是真有点生气:我在乎的是你,你却用别的“臭男人”的东西来转送我?那时的宝玉和黛玉,还在爱情的试探磨合期。宝玉把自视最珍贵的东西送给黛玉,却完全会错了意。

林黛玉和北静王,是平行线还是相交线?

误会三:送东西,就一定预示着婚姻吗?

《红楼梦》中送东西很多,涉及到一男一女的也不少。比如:赖大家的送给宝琴四盆花,宝琴转送给黛玉一盆水仙,黛玉又转送给宝玉。难道是黛玉无意之中,缔结了宝琴与宝玉的婚姻?再比如:蒋玉菡与宝玉交换的汗巾,本来不是他们自己的,大红的是北静王送的,松花色的是袭人的。我们都知道这预示着袭人最终嫁给优伶蒋玉菡,总不会嫁给茜香罗汗巾的第一主人北静王吧?再比如,薛蟠南下做买卖,给宝钗带给许多东西,宝钗分赠众姐妹,连贾环都不空过。难道众姐妹将来都会嫁给薛蟠?难道贾环也……太污了,我不敢再说下去。

林黛玉和北静王,是平行线还是相交线?

​这么多的例子,证明赠送东西与婚姻并无必然联系。你要非说黛玉嫁北静王为妾,还得找出更有力的证据来。

上一篇

秦可卿的奢华葬礼,能否证明她的高贵出身?

下一篇

王熙凤死后,按规矩扶正的,是平儿还是秋桐?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