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千古之谜!为什么刘邦的很多发小都能够带兵打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千古之谜!为什么刘邦的很多发小都能够带兵打仗?
收藏 0 0

幸存者偏差而已。

简言之,凡是在战场上成长起来的,都剩下了,凡是在战场上倒下的,都没有被历史记下。

千古之谜!为什么刘邦的很多发小都能够带兵打仗?

据司马迁在为刘邦写的传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于丰西泽中私放徭役后,即有十几个人表示愿意誓死追随刘邦,等到刘邦攻打沛县之时,刘邦的部属已近百人。

刘邦私放徭役时,陈胜尚未举兵,大秦的天下还是一片太平气象,这种情况下,愿意跟随刘邦在芒砀山间的,基本都是亡命之徒,胆量非凡。

可你翻翻司马迁的《史记》,刘邦帐下有名的将领,似乎没有一个是从芒砀山上下来的。也就是说,当时跟着刘邦在芒砀山间闯荡的,可能都在革命过程中倒下了。

除了倒在战场上,还有可能倒在站队中。

千古之谜!为什么刘邦的很多发小都能够带兵打仗?

咱们上中学时都学过节选自《项羽本纪》的《鸿门宴》。

据记载,鸿门宴的发生,和刘邦帐下左司马曹无伤脱不开干系,如果没有曹无伤向项羽告密,或许根本就不会有鸿门宴的发生,刘邦也就不用提心吊胆地感受一下什么叫「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了。

人们在查阅《史记》相关文本时发现,左司马属楚制,应是比较高的职位,但在刘邦的队伍中,除了曹无伤外,找不到其他有关担任此官职的人。

这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大量的作战人员在战争中牺牲掉了,包括爬上左司马职位的,也会死于战争。

第二,在革命中像曹无伤一样站错队,也活不到最后。

千古之谜!为什么刘邦的很多发小都能够带兵打仗?

因此,樊哙、周勃等人之所以能够封侯,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战争中活了下来,是战场锻炼了他们,而不是他们左右了战场。

他们的成功,正应验了那句西谚,「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中国谚语中也有一句跟它差不多的话,「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倒炕」。

参考资料: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史记·萧相国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史记·曹相国世家》、《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上一篇

吕后也就敢祸害祸害戚夫人,窝里横的东西,遇到冒顿就软了!

下一篇

项羽和虞姬是如何秀恩爱,向广大单身狗撒狗粮的?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