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长安“天池寺”和“二龙塔”的由来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长安“天池寺”和“二龙塔”的由来
收藏 0 0

二龙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王莽乡土门峪西南山顶上,建于唐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八十多年,传说曾有二恶龙缠斗于此,搅得土门峪、蛟峪山周围鸡犬不宁,后造此塔以镇之。

据《咸宁县志》载:”二龙里有天池寺”,因古时塔建于二龙里,故称二龙塔。

长安“天池寺”和“二龙塔”的由来

二龙塔是一座非常奇特的古塔,也是陕西境内历史悠久的古塔之一。二龙塔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建筑,佛塔必然和寺院有关。向南的二龙山顶上遥望,依稀可见另一塔,那里便是天池寺了,昔年该寺名龙池寺,现更名为天池寺,寺今已荒废,惟余一宋塔和一处大殿、几间僧房。不过,隋唐年间,此寺却为皇家寺院,山道石铺,寺院恢宏庄严,煊赫如李世民者,也曾多次登临。及今山下五里处留有一村庄,名唤汤房庙村,即为当年皇戚显贵登临时的歇脚地,可见昔年寺庙之盛。

长安“天池寺”和“二龙塔”的由来

关于天池寺与二龙塔起名的由来有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魏征出班指责唐太宗用人不当,太宗非常生气,正要发作时,忽听一阵念经声传进殿来,那声音伴着木鱼,悠悠扬扬,清晰响亮。他很奇怪:哪来的和尚胆敢在圣殿外念经?一问文武百官,个个莫明其妙,都说没有听见。太宗以为自己因生气发火,耳朵出了毛病,也只好罢了。可是,从此以后,每天早朝一落宝座,他就听见那念经声。他很不耐烦,让程咬金把这事查访个水落石出。

程咬金领了圣旨,为难得抓耳挠腮,这个没头没脑的事儿,上哪儿去查?他骑了一匹快马,领了一个仆从,在马屁股上抽了一鞭子,闭上眼睛,信马由缰,愿上哪儿上哪儿。

那马驮着他一直朝城南跑去,过了潏河,来到终南山下的一个村子前。这一阵,日当正午,老程又困又乏,又热又饥,下了马,看见村头一棵大杨树,树荫正浓,不管三七二十一靠着树倒头便睡。

朦胧间,猛听见念经的声音,程咬金连忙睁眼四望,只见对面半山腰松林中出现了火光。说来也怪,那火说旺不旺,说灭不灭,也不升腾,也不蔓延,绕成一个火环,就像神佛头上的光圈,闪灼不定。那念经声就是从火光中传来。老程心中大喜,大吼一声:“哈!这一下可找着了!”仆从听见他喊,连忙把他叫醒,他坐起身来,揉揉眼睛,只见山腰里松林苍翠,哪有火光?扯扯耳朵,隐隐约约听见山泉叮咚,哪有念经声?这才知道自己刚才所见所闻都在梦中。眼看目色偏西,只好闷闷不乐地上马奔回京城。

这程咬金是有名的混世魔王,嘴上的功夫十分了得,没根没梢的事也能说得实实在在,何况还有梦中所见。因此,第二天交旨,他把如何看见山上火光,如何听见火光中的念经声都绘声绘色地禀奏太宗。他说到睡觉的那个村子时,后悔没有打听村名,怕太宗怪罪,便信口捏了个“梦村”。这就是今长安县王莽乡孟村名的由来,程咬金当年靠着睡觉的那棵大杨树,至今还在村头学校里。

太宗本来就笃信神佛,程咬金说得真真切切,他咋能不信。他以为这是佛祖显灵,预兆国家昌盛,高兴得什么似的。当日带太子李治和文臣武将,坐着银车金辇,由程咬金带路,来到“梦村”大杨树下。

到那儿一看,山坡上果然有一片松林,松林中瑞气冲天,祥云缭绕。太宗大喜,拉着太子往那山上奔去。来到山腰松林,真看到高大的松树下坐着一个老和尚。这和尚须眉全白,神采奕奕,正在合掌念经。

太宗不敢打扰,规规矩矩站一边恭候。好大一会儿,那和尚才微微睁开双眼,慢慢地站起身来,朝太宗浅浅一躬,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说道:“贫僧法号了空,每天打坐此处,遥望京城。那天突然看到京城中一股黑气冲天,知是君王动气,要杀忠臣,因此高声念经,以警圣听。求陛下赐一席之地,建一寺院,让贫僧安身。”太宗满脸愧色,忙问和尚:“不知高僧欲把宝刹建在何处,需多大地盘?”老和尚解下袈裟捧在手上,说:“寺院就建在此处,地方就需袈裟这么大一块。”太宗将信将疑:小小一领袈裟,大不过方丈,能盖多大一座寺院?但又不便启问,便低头不语。那和尚看出太宗心事,微微一笑,说:“贫僧将这袈裟举起,遮住阳光,只求陛下把袈裟所遮阴凉处赐于贫僧如何?”太宗不加思索,满口答应。那和尚一本正经地说:“君口无戏言!陛下站稳。”说着,将袈裟往空中一抡,只听“喀嚓”一声,电闪雷鸣,飞沙走石,一霎时,三光失色,昏天黑地。太宗大惊,高喊文武护驾,拉了太子李治就朝山下跑,没跑出几步,只觉脚下一陷,站立不稳,父子双双犹如跌入深渊一般。他醒来后,看见丽日当空,乾坤朗朗,半山坡上闪开一条山谷,自己和李治就躺在谷旁的悬崖边上。

突然,山坡松林中传出一阵钟声,众人抬头望去,一座雄伟富丽的寺院呈现在眼前。老和尚站在庙前,向太宗施礼谢恩。程咬金要找老和尚问罪,太宗连忙抱住说:“皇兄千万不要多事。看来是我不体贴忠臣之心,不知民间疾苦,老天有意惩罚,以示警戒。这个寺院就叫‘天斥寺’吧!”

后来,人们在太宗父子跌倒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大塔,起名叫二龙塔。这就是今长安县太乙镇以东,天斥寺也渐渐地被叫成天池寺了,温家山上“天池寺”和“二龙塔”的由来。

下一篇

历史的烟尘,渭河滩曾经的关中汉子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