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介子推之死以及寒食节来历之谜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介子推之死以及寒食节来历之谜
收藏 0 0

在晋文公回国之后,赏赐群臣时,所有的人都得到了赏赐,唯独没有赏赐介子推,介子推还是有些话要说的。

他对母亲说:“晋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仅有文公还在世。惠公和怀公,没有任何亲信,所以其他国家和本国臣民都抛弃了他们。然而上天并没有让晋国灭亡,就一定会让晋国出现真正的国君,主持晋国的祭祀,这个人不是文公还会有谁呢?上天确实是在保佑文公,可是有些人却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这不是很荒谬吗?偷窃他人的财物,都会被称为盗贼,更何况是贪图上天的功绩,据为己有呢?臣子掩饰自己的错误,国君赏赐奸邪之人,国君与臣子上下互相欺瞒,我很难与这些人一起共事。”

介子推之死以及寒食节来历之谜

他的母亲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去求国君赏赐呢?如果就这样死了,又能去怨恨谁呢?”

介子推坚定的说:“明明知道他们的做法是错误的,却还要效法,我的罪过比他们的还大。况且我口出怨言,就更不能享受国君给的俸禄了。”

他的母亲还是不放弃:“那也要使国君知道一下你的情况,怎么样?”

介子推回答说:“话语,是身体的花饰而已;身体都打算隐藏起来了,还要那些花饰有什么用呢?身穿那些花饰,就是要显耀自己了。”

眼看着介子推下定决心要隐居,母亲也就不再劝他了。她决定支持儿子的决定:“你真的能做到吗?那我就和你一起隐居起来吧!”

自此之后,再没有人看见他们。他们再未出现在世人面前。

介子推之死以及寒食节来历之谜

介子推的侍从们知道这件事后,都替介子推感到惋惜,就在晋文公的宫门之前挂了一条字幅,字幅写到:“龙欲升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的意思就是:龙想要飞上天,曾有五条蛇帮扶他。龙现在已经深入云霄,四条蛇也都各自进入了自己的屋宇,唯有一条蛇独自哀怨,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住所。

晋文公也是个聪明人,一看到这个字幅,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他对身边的人说:“这说的是介子推啊!我怎么就把他给忘记了呢?”于是派人去寻找介子推,多方打听介子推的下落,才知道介子推隐居在绵山。

晋文公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就亲自去请介子推下山。面对晋文公的迎接,介子推没有下山,而是躲在山中,躲避晋文公的搜山,坚决不肯出山与晋文公相见。晋文公为了逼他出山,便下令防火焚烧绵山。没有想到,介子推意志坚定,宁愿被火烧死,也不愿意下山一步。等到火势熄灭之后,晋文公再次派人上山搜寻,发现介子推与他母亲双双抱树而死。

介子推之死以及寒食节来历之谜

晋文公见烧死了介子推,哀痛不已,便把介子推葬与绵山,立庙祭祀,并在晋国下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晋国的百姓都不能生火做法,以便寄托自己的哀思。

这便是寒食节的来历。

晋文公二年(前635年)春季,秦军在黄河岸边驻扎,想要护送周襄王回京城。赵衰说:“要想称霸,没有比护送周襄王回京城、尊崇周王更好的办法。周王室与晋国原本就是同姓,如果晋国没有抢先护送周襄王回京,而是落在秦国后面,就没有向天下发号施令的资本,现在尊崇周王,乃是晋国将来称霸的资本。”三月,晋国就派兵护送周襄王回到了周都。四月,杀死了周襄王的弟弟公子带。

为表答谢,周襄王将河内、阳樊的土地赐给了晋国。

介子推之死以及寒食节来历之谜

这一年冬季,晋文公率军包围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粮食,并和士兵盟誓:这一仗,我们只打三天,三天之后,不管原国投降不投降,我们都撤兵回国。到了原国,围困原国都城三天,原国扔没有投降,晋文公下令离开原国。与此同时,原国都城之内的晋国间谍从城中出来,对文公说:“再围困一天,原国就要投降了。”军官们也都一齐劝谏:“请再等一天,等原国投降了再回国也不迟。”晋文公对他的军官说:“信用,是国家的宝贝,百姓靠他保护。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用什么保护百姓?虽然得到了原国,但我们失去的更多的。”

晋文公坚持退兵,没想到的是,晋文公退兵三十里后,原国投降。晋文公此举,在晋国百姓心中建立了威望,在晋国士兵中建立了威信,更是在各个诸侯心中建立了一个诚信的好印象。这件事和上面的尊崇周襄王一起,成为了晋国称霸的资本。

晋文公的霸业呼之欲出?不!要想称霸,得到中原各国的拥护,就必须解决中原各国来自南方国家的侵扰,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原各国才会诚心诚意归附晋国,拥立晋国成为霸主。

这个侵扰中原各国的南方国家就是楚国。

介子推之死以及寒食节来历之谜

晋文公四年(前632年),楚成王包围了宋国,宋国的公孙固来到晋国告急。晋文公便召集臣子,商量对策。先轸率先发言:“当年我们流亡宋国时,宋襄公送给国君八十匹马,现在,报答宋襄公的赠马厚恩并使晋国称霸于诸侯,就在这场战役了。”狐偃对先轸的意见表示赞同,并加以补充:“楚国不久前取得了曹国,而且又与卫国联姻,如果我们讨伐曹卫两国,楚国一定会去营救,这样宋国就能免于灾难了。”

为了这次行动,晋文公再次组建了上、中、下三军。并任命卻毂为中军主帅,卻臻为中军副帅;狐偃为上军主帅,狐毛为上军副帅;栾枝为下军主帅,先轸为下军副帅。荀林父为文公驾车,魏犨担当车右。三军前往攻打曹、卫两国。

这年冬天,晋军占领了太行山以东,并将原邑封给了赵衰。之所以封赏赵衰,是因为他的举荐之功,当初晋文公向赵衰征求中军主帅的人选,赵衰举荐了卻毂,而卻毂也不负所望,带领晋军取得了胜利。

上一篇

晋文公重耳的艰难继位之路

下一篇

城濮之战的开始,经过,结果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