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晋文公重耳的艰难继位之路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晋文公重耳的艰难继位之路
收藏 0 0

公元前636年,重耳到达晋国即位为晋国国君,便是后来闻名天下的晋文公。晋国原来的国君晋怀公逃奔到高粱,几天后,晋文公派人杀死了晋怀公。

至此,晋文公成为了晋国唯一的合法国君。但,有人不服。

晋文公重耳的艰难继位之路

不服的是晋怀公的旧臣吕省,卻芮两人。他们二人深受晋惠公,晋怀公父子的重用。因此在怀公被杀后,二人担心会遭到报复,便打算先下手为强,召集党羽密谋烧毁晋文公的宫室,杀死晋文公。

要知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二人的密谋被寺人披知道了。他想告诉晋文公,以便解除以前的罪过,于是请求觐见晋文公。晋文公不仅没有接见他,而且还派人责备他说:“当年,献公让你杀了我,命令你三天之内杀了我,你却一天就到达了蒲城,后来我跟随狄君在渭水边上打猎,你为惠公来杀我,惠公让你三天之内杀了我,你两天就到了。即便是当时有国君的命令,你为什么那么快呢?当初在蒲城,要不是我跑的快,就险些被你杀死了,至今那个被你割断的袖子还在我这里,我不愿意见你,你还是走开吧!”

寺人披听到使者传来晋文公的责备,不紧不慢,也让使者记住自己的话,以便传给晋文公:“我是受过宫刑的人,侍奉国君不敢有二心,不敢违抗先国君的意思,因此得罪了国君您。现在您已经回国即位为君,难道就不会再发生蒲城、狄国那样的事吗?况且管仲曾经用箭射中了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还是重用了管仲,在管仲的辅佐下称霸诸侯。现在我这个有罪之人有要事要向国君禀报,可是国君却不愿接见我,恐怕灾难就要降临到您头上了。”

晋文公重耳的艰难继位之路

寺人披的话让晋文公觉得话中有话,也顾不得往日的仇怨,立即接见了寺人披。寺人披就把吕省,卻芮的阴谋报告给了晋文公。晋文公想自己除掉这两人,但又担心自己刚刚回国即位,人心不稳。而吕省,卻芮党羽又非常众多,依靠自己的力量实在是难以一时全部歼灭。

有此考虑,晋文公便微服出访,来到王城,会见了秦穆公。相比吕省,卻芮两人,晋文公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到位,对于他的这次秘密出巡,整个晋国人都全然不知,没有一个人知道晋文公已经离开了宫室,到达了王城。

三月,吕省,卻芮等人放火焚烧晋文公的宫室,想以此杀死文公,可是烧了半天,也不见文公的踪影。恰好此时,有人说晋文公事先逃到了黄河边上,这二人便率领党羽来到黄河边。

晋文公重耳的艰难继位之路

顺便说一下,说晋文公在黄河边上的人是秦穆公派来的,他的目的就是将吕省,卻芮等人引到黄河边上,因为在那里,正有一群锐士在等着他们。不出意外,吕省,卻芮命丧黄河边上。

平定了内乱,晋文公再次从秦国回国,不过这一次与上次不同,他带上了自己在秦国的妻子怀赢一起回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和女婿,秦穆公派了三千士兵护送晋文公回国,而且还让这三千人,以后就充当晋文公的护卫,不用再回秦国了。

凭借着这三千人,晋文公回国平定了残余的反对势力,重新安定了晋国。

在这次回国后,晋文公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晋文公分了两步,第一:修明政务,向百姓广施恩惠。第二:奖赏跟随他一起流亡的人以及一些有功的大臣,那么问题来了,当年跟随晋文公流亡的人那么多,每个人都有功劳,怎么确定谁的功劳大小呢?关于这个问题,晋文公心中自有一杆秤。要想明白这杆秤,我们还需要来看一段对话。

晋文公重耳的艰难继位之路

在晋文公封赏了三拨人后,跟从晋文公流亡多年的仆人壶叔来找到晋文公,对晋文公深鞠了一躬说:“国君您曾三次封赏有功的大臣,可是都没有赏赐我,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因此我冒昧的来向您请罪。”晋文公笑着回答说:“能用仁义来教导我,用德行与恩惠来防止我犯错误的,这样的人应受到上等封赏。用行动来辅佐我,使我终于取得成功的,这样的人应受到次一等的封赏。战场上敢于冒流矢飞石的危险,为我立下汗马功劳的,这样的人应受到再次一等的封赏。如果只是用苦力侍奉我,但没有补救我的错误的,将受到更次一等的封赏,三次封赏之后,就要赏赐你了。”

礼仪之邦,人才以德、以仁义为先。

就在晋文公封赏功臣时,周襄王因为弟弟公子带发动政变而出逃,居住在郑国,并派人到晋国告急。此时的晋国局势刚刚稳定,文公想派兵去解救周襄王,又担心国内会出现祸患,就暂停了封赏。不过,话说回来,此时晋文公的封赏也都大致妥当,大部分人都得到了赏赐,唯独有一人让晋文公忘记了,这个人就是隐居的介子推。

晋文公重耳的艰难继位之路

介子推是当初晋文公过黄河时,因为受不了狐偃的邀功献媚,而离开晋文公的,此时他正在隐居,因此他也就没有去向晋文公索要封赏,再加上晋文公可能是一时忘记了封赏他,所以就导致了一种情况:当年跟随晋文公出逃的所有人中,唯独介子推一人没有受到任何封赏。

上一篇

六十一岁时,重耳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国君

下一篇

介子推之死以及寒食节来历之谜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