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齐国和鲁国孰优孰劣,从第一任国君就可以看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齐国和鲁国孰优孰劣,从第一任国君就可以看出!
收藏 0 0

周公去世之前,他的儿子伯禽被册封封为鲁公,所以要看周公旦的后人发展,我们就不得不把眼光转移到鲁国。

当初,伯禽在被封为鲁国后,三年之后才向周公报告鲁国的政绩。周公对此很奇怪,就问伯禽:“为什么这么久才向我报告?”伯禽回答说:“改变那里的风俗,教化那边的礼仪,花了三年之久,所以才报的迟了!”当时,姜太公也被封到齐国,五个月之后,齐太公就向周公报告政务。

齐国和鲁国孰优孰劣,从第一任国君就可以看出!

周公又问齐太公:“为什么你这么快呢?”

齐太公的回答与伯禽完全不同:“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繁琐的礼仪,让礼仪顺应当地的风俗,所以平定齐地就非常快了。”

伯禽认为要想平定鲁地,所以就必须给鲁地人民灌输礼仪的知识,让当地的人们生活都按照规定的礼仪来进行,让百姓明白尊卑有别,君臣有别。换而言之,伯禽的做法使得鲁地的人们懂礼仪,明尊卑。而齐太公则认为,要想使齐地安定,那就要尽量不去改变当地人们的风俗习惯,不让当地的百姓感到劳累,百姓不劳累,国家就会发展。而礼仪,顺应当地风俗即可。

周公面对齐太公和伯禽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也不由得发出了感慨:“唉!鲁国以后必定要臣服于齐国了!如果为政不简便易行,人们就不会亲近;统治者平易近人,百姓就一定会归附于他。”

不得不说,周公眼光独到,只从执政者的执政方针就能预料到齐鲁两国的发展命运。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周公虽然预料到这种结局,但他并没有给儿子伯禽提出建议,也没有让伯禽改变鲁国的治国方针。

齐国和鲁国孰优孰劣,从第一任国君就可以看出!

伯禽去世之后,鲁国的君位一直向下传,一直传到鲁武公手上。

武公九年(前817年),武公和他的大儿子括,小儿子戏一起去西方朝见周宣王。宣王非常喜欢武公的这个小儿子戏,因此想立戏为鲁国的太子。当时的情况是:鲁武公此前已经将大儿子括立为太子了。而此时宣王想替鲁国换个太子。

对于替鲁国换太子这件事,宣公是有权力的,因为当时的周天子是所有诸侯国的老大,所有的诸侯国都得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过,当时的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周朝宗法制度的基础,而宗法制度,是保证周天子凌驾于诸侯之上的理论依据。

也就是说,周宣王此时的想法违背了周的宗法制度。往大了说,周宣王是在摧毁周天子的权威和地位。

齐国和鲁国孰优孰劣,从第一任国君就可以看出!

周宣王可能是因为脑袋一热,没有看到这件事背后的危害,不过,有人却看到了。周的大夫樊仲山劝宣王说:“废掉大儿子,而立小儿子,这是不符合制度的;不符合制度,就一定要触犯君王的命令;触犯君王的命令,就一定要诛杀他;因此颁布命令不能不符合制度。如果下达的诏令得不到执行,那么君王的权威就会受损,百姓就会背弃君王。如果鲁国听从命令,那么其他诸侯国就会纷纷效仿,就都会立自己喜欢的儿子为太子,那样先王的制度就没法执行。如果鲁国不听从您的命令而诛杀他,就相当于您亲自违背了先王的命令。诛杀他是过失,不诛杀他是过失,希望您能认真考虑这件事。”

樊仲父的这番话,诠释了治国之本——信义。

即便如此,宣王还是没有听从樊仲父的建议,最终还是立戏为鲁国太子。夏季,武公回国后就去世了,于是戏被立为国君,史称懿公。

懿公九年,懿公哥哥括的儿子伯御和手下的追随者一起攻打懿公,并杀死了他,于是伯御被拥立为国君。

懿公是周宣王看中的鲁国继承人,现在被伯御杀了,这显然是在打宣王的脸。于是,在伯御继位十一年后,周宣王讨伐鲁国,杀死了伯御,又重新立了懿公的弟弟称为国君,史称孝公。

可以说,鲁国的这场君位争夺战完全是周宣王一手挑起来的,如果他不瞎指定接班人,那鲁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动乱了,以至于到了最后,周宣王还亲自出兵杀死鲁国的国君。

齐国和鲁国孰优孰劣,从第一任国君就可以看出!

周宣王的做法完全符合樊仲父当时的预测,自此之后,周天子的权威正在慢慢丧失。

孝公被立之后,鲁国的君位传承又恢复了正常,一直传到鲁桓公手中。桓公十八年,桓公带领夫人一起前往齐国。桓公的夫人是当时齐国国君齐襄公的妹妹,在未出嫁之前,曾和齐襄公有过一段感情。没想到时隔多年,再次回到齐国,见到以前的情郎,桓公夫人没有守住底线,和齐襄公旧情复燃。更让人要命的是,这件事被桓公发现了,于是桓公夫人和齐襄公一起合谋想要杀死鲁桓公。

齐襄公假借鲁桓公来齐国访问的机会,宴请鲁桓公,在酒席之上,觥杯交错,不一会就把鲁桓公灌的大醉。齐襄公就让彭生把喝醉了的桓公抱上车,然后在车上杀害了。而对外宣称是因为鲁桓公喝醉了酒,一不小心摔倒而死。

齐国和鲁国孰优孰劣,从第一任国君就可以看出!

这样的谎言显然糊弄不了鲁国的民众,在了解了详细实情之后,鲁国向齐国发难。齐襄公没办法,只得杀了彭生来讨好鲁国。

鲁桓公死在齐国之后,鲁国就立了太子同为鲁国国君。史称鲁庄公。而这位鲁庄公的母亲,也就是桓公的夫人,因为害怕,所以就留在齐国,始终不敢回国。

上一篇

杀管叔,摄政成王,招揽人才:周公的管理之术

下一篇

鲁庄公的世纪难题:立谁当继承人?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