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靠捡垃圾爆火全中国!走红的“流浪大师”现在怎么样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靠捡垃圾爆火全中国!走红的“流浪大师”现在怎么样了?
收藏 0 0

“流浪大师“何许人

最近,关于“流浪大师”的几段视频在网上流传甚广,相信你也在很大概率上看过:

靠捡垃圾爆火全中国!走红的“流浪大师”现在怎么样了?

这位衣衫褴褛,一脸沧桑相的标准流浪汉,要么在路灯下诵读《战国策》、《尚书》、《左传》等国学经典,要么坐在马路边与人侃侃而谈商业见解与当下局势,思维清晰,气度从容,真有满腹经纶的现代隐士之风!

他的身世自然引人好奇。网上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其人姓沈,今年54岁,复旦高材生,曾为公务员,还说他曾因为倡导“垃圾分类”而每天捡收废品,却被他人认为脑子进水,后来被单位劝退病休,自此干脆选择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有好事者甚至为他做了一篇传记:

沪地有颠沛于道者,姓沈,通四书而明五经,博古史而知今事,漂落街头,拾荒为生。沈公常怀左传、国策之书,读于道旁。路人遇而奇之,闻其谈侃,音准而不俗,论妙而存理,诚乃高士。于是争摄视频,传之抖音,至己亥仲春,风靡网络。

其实真正值得关注的并非这位流浪者本身,而是他能够被安上“大师”的标签而迅速成为网红这一现象;

真正值得研究的,不是这位爱学习的流浪者,而是那些追捧这位流浪者的人,因为他们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且都是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年轻人。

总体而言,可用两个词来概括和形容这一现象:渴望和无知。

渴望是说,现在的年轻人的确渴望国学大师的存在,渴望真正的儒家大师的存在; 无知是说,现代的年轻人,对传统的经典,对《四书五经》太陌生了,太无知了。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而“流浪大师”也是让我们看到了高贵的灵魂不会被不修边幅、衣衫褴褛的外表所遮盖。

无知让人失去判断力、辨识力,而渴望则让人去追求,去想象,两者的结合,则是错误的美好虚构的出现,然后将这种错误的虚构投射到现实中的人和事之上。

因此,他究竟是不是大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今的中国确实需要大师!

上一篇

被骗两千多年,周幽王从未“烽火戏诸侯”?

下一篇

非洲最“霸气”女酋长,统治58个村落,晚上侍寝男人任挑?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