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这位皇帝太过低调,能力过于太祖、成祖,却鲜有人知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这位皇帝太过低调,能力过于太祖、成祖,却鲜有人知
收藏 0 0

皇太子,这个位置意味着下一任皇帝。争夺皇位,手足相残,向来都是帝王家屡见不鲜的事情。李宪,原名叫做李成器,作为唐睿宗李旦的最年长的儿子,他按照礼制理应成为皇太子。可是李宪却将皇太子的位置让给了三弟李隆基,才有了后来开创开元盛世的的唐玄宗。

唐中宗李显在唐隆元年突然死去,传闻是皇后韦后伙同安乐公主下毒导致的,朝野震惊。韦后是个对权力十分渴望的女人,想要像武则天那样把持朝政。于是韦后扶持年少的李重茂登基,自己把持着朝廷政务,准备篡夺唐室江山。

这位皇帝太过低调,能力过于太祖、成祖,却鲜有人知

时任太尉的皇叔父李旦成为韦后一党的眼中钉,是韦后一党篡夺唐室江山的最大障碍,于是韦后一党意欲害死李旦。六月二十日,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李隆基发动兵变,诛灭了韦后一党。形势所迫,李重茂让位给李旦,李旦即位为帝。

李旦即位之后,十分为难,不知道该立谁为皇太子。从礼制上讲,作为嫡长子的李成器,理所应当作为皇太子。可是,三子李隆基有着很大的功劳,正是他与太平公主密谋匡扶社稷,发动兵变诛灭韦后一党,李旦才得以坐稳皇位。

这位皇帝太过低调,能力过于太祖、成祖,却鲜有人知

这个时候唐睿宗李旦就非常的犹豫不决。最后,李成器主动辞让说:” 皇太子是非常重要的位置,国家太平的时候,可以按照礼制让嫡长子即位;国家危难的时候,就应该让功劳大的即位。皇太子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会让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们失望,那就不是一件好事了。我用自己的性命恳求不要立我为皇太子。” 唐睿宗李旦十分高兴,于是就立李隆基为皇太子。李隆基也表示谦让,只不过王公大臣们都支持李隆基,最终李隆基被册封为皇太子。

皇太子是什么位置?那可是意味着下一任的皇帝啊。李成器主动提出让位,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毕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拒绝的了皇太子之位的巨大诱惑。

这位皇帝太过低调,能力过于太祖、成祖,却鲜有人知

先天元年八月,李隆基登基,史称唐玄宗。对于让位给自己的哥哥李成器,李隆基对他是尊宠有加。最初晋封李成器为司空,后来晋升为太尉,加上扬州大都督的职位,再加封一千户。又过了一个多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开元初年的时候,又得了岐州刺史的职位;到了开元四年,为了避窦德后的尊号,李成器改名李宪,封地五千五百户,封号为宁王,历任泽州、泾州刺史。

唐玄宗对让位给自己的哥哥十分信任看重,李宪自己也非常谨慎,从来不胡乱结交朋党,也没有野心去干扰朝政。

这位皇帝太过低调,能力过于太祖、成祖,却鲜有人知

开元二十九年的时候,李宪去世了。唐玄宗李隆基得知了他的死讯,非常伤心地嚎啕大哭。第二天,李隆基为了追怀李宪,追封谥号为 ” 让皇帝 “,追封李宪的妃子元氏为 ” 恭皇后 “。李宪的墓,李隆基亲自命名为惠陵。两个人的手足情深,由此可见一斑。

皇位的争斗,向来都是十分残酷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杀掉了亲生兄弟李建成、李元吉,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退位,最后夺得皇位。李宪的让位之举,可以说是十分理智的。从当时的形势来看,王公大臣们都支持的是李隆基,假若李宪一定要和李隆基争这个皇太子之位的话,胜算渺茫,免不了骨肉相残。

让皇帝李宪让出皇太子之位,避免了内斗,保全了手足之情,也保下了自己的性命。而后来唐玄宗治理下大唐皇朝的开元盛世,也证明了让皇帝李宪的让是多么明智。这一让不仅仅是李隆基、李宪两兄弟的福气,更是当时大唐百姓的福气。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有很多真相是我们无法探知的,但是为了能够还原真相,我们一直在不停的探索。虽然过程艰辛,但是停不下来的,是我们对远方人们的敬畏和尊重。真珍并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只是一个热爱历史文化的人,闲暇时光写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见谅。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了,感谢你能看完真珍的这篇文章,你还知道更多关于李宪的故事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给真珍留言评论。您的关注、转载、分享、收藏是“真珍谈历史”创作的力量,您的评论、交流和指正是“真珍谈历史”进步的推力。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谢谢。

上一篇

本是元末枭雄,势力庞大,却嚣张跋扈,居功自傲,被太祖杀死。

下一篇

他才识渊博,告老还乡时皇帝送他一枕头,临终他才明白过来。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