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本是元末枭雄,势力庞大,却嚣张跋扈,居功自傲,被太祖杀死。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本是元末枭雄,势力庞大,却嚣张跋扈,居功自傲,被太祖杀死。
收藏 0 0

当时中原共有三股势力最为强大,他们分别是朱元璋、张士诚和陈友谅。要论谋略与才干,朱元璋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不过若论当时谁的势力最大,谁最可能推翻元朝的统治,那绝对是陈友谅。

本是元末枭雄,势力庞大,却嚣张跋扈,居功自傲,被太祖杀死。

(陈友谅剧照)

那么,既然陈友谅的势力最为强大,又为什么会输给朱元璋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陈友谅出生于1320年,籍贯湖北沔阳,即现在的湖北仙桃市。陈友谅是渔民之子,出生贫寒。早年间,他曾凭借自己的努力,担任了朝廷小吏。

与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不同,陈友谅并非是因为吃不上饭,才决定要起义的。相反,他每天衣足饭饱,有时甚至还能收到一些孝敬。

但陈友谅不仅没有堕落,反而对元朝的统治感到非常失望。产生了要拯救天下苍生,完成民族复兴的想法。

1355年,徐寿辉派部将倪文俊攻破了沔阳,陈友谅也抓住机会,跟上了起义大潮,成为了倪文俊的手下。不久后,由于陈友谅出色的工作能力与战功积累,他很快被升为了领军元帅。

1357年,屡立战功的倪文俊开始对徐寿辉产生不满,他设计谋害徐寿辉。但最终计谋败露,倪文俊逃往黄州,向陈友谅寻求帮助。

志在天下陈友谅面对昔日的领导却毫不留情,他干净利落地杀掉了倪文俊,并吞并了他的军队。此后,陈友谅自称宣慰使,并接连拿下江西,安徽等地,一时间名扬天下。

本是元末枭雄,势力庞大,却嚣张跋扈,居功自傲,被太祖杀死。

(朱元璋剧照)

随着陈友谅的实力越来越强,朱元璋感受到了莫大的威胁。1359年,朱元璋利用离间计,成功让陈友谅斩杀了自己手下的大将赵普胜。到了第二年,建立了天完政权的徐寿辉想要迁都龙兴,而作为下属的陈友谅却一直不同意。

徐寿辉本身就对日益骄狂的陈友谅感到不满,一听他说反对,反而更加坚定了要迁都的决心。听闻此事之后,陈友谅立马安排手下在江州唱了一出好戏,并最终成功敲碎了徐寿辉的脑袋。

徐寿辉死后,陈友谅立马称帝,取国号为“汉”,改元“大义”。

当时,陈友谅地盘最广,实力最强。自然而然,他打起了朱元璋的主意。而朱元璋则担心遭到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围攻,便又一次派间谍诈降陈友谅,结果陈友谅果然中计,发起了大举进攻,最终他落败于朱元璋之手,也丢掉了江西。

1363年,陈友谅趁着朱元璋救援安丰之机,率大军杀向洪都。结果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在人数少于对方数十倍的情况下,硬是拖了陈友谅整整八十五天,一直到朱元璋的救兵到来。

本是元末枭雄,势力庞大,却嚣张跋扈,居功自傲,被太祖杀死。

(鄱阳湖水战)

听说朱元璋回来之后,陈友谅决定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展开决战。

陈友谅的部队全都是铁索连环的大船,在战斗前期,将朱元璋的小船队打得喘不了气。但战斗到了关键时刻,却突然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立即下令使用火攻,陈友谅遭遇了赤壁之战曹操一样的尴尬。

最终,陈友谅大败而归,其弟弟陈友仁当场战死。在之后的突围中,陈友谅也被乱箭射死,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朱元璋曾说:“张士诚器小,陈友谅志骄。”

陈友谅确实是骄傲的,他一生在与元军的作战中,从来不曾接受招安,始终是血战到底。并且,在起义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就能雄霸中原一大块土地,最终称帝改元,他确实是一位骄傲的枭雄。

可惜革命尚未成功,陈友谅显得骄傲得过早了,最终栽倒在朱元璋手里。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有很多真相是我们无法探知的,但是为了能够还原真相,我们一直在不停的探索。虽然过程艰辛,但是停不下来的,是我们对远方人们的敬畏和尊重。真珍并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只是一个热爱历史文化的人,闲暇时光写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见谅。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了,感谢你能看完真珍的这篇文章,你还知道更多关于陈友亮的故事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给真珍留言评论。您的关注、转载、分享、收藏是“真珍谈历史”创作的力量,您的评论、交流和指正是“真珍谈历史”进步的推力。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谢谢。

举报/反馈

上一篇

和珅一生三大对手, 两个都是徒有虚名, 只有一人压了他三十年。

下一篇

这位皇帝太过低调,能力过于太祖、成祖,却鲜有人知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