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司马懿诛杀曹爽夷其三族,曹操的老部下们为何坐视不管无动于衷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司马懿诛杀曹爽夷其三族,曹操的老部下们为何坐视不管无动于衷
收藏 0 0

司马懿诛杀曹爽夷其三族,曹操的老部下们为何坐视不管无动于衷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到高平陵扫墓之际,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等曹氏亲信。但是俗话说”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司马懿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如此激烈的动作作为曹操麾下的老将谋士们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们又为什么没有阻止司马懿大肆残杀曹氏后人呢?在小编看来,从以下这三个方面就不难理解。

司马懿诛杀曹爽夷其三族,曹操的老部下们为何坐视不管无动于衷

第一个方面,看曹爽自身的性格特点。

世人皆知曹操一代奸雄,而顶着曹操后人的曹爽品行又会如何呢?据《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所言:

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恒父事之,不敢专行。及晏等进用,咸共推戴,说爽以权重不宜委之于人。”又说”羲深以为大忧,数谏止之。又著书三篇,陈骄淫盈溢之致祸败,辞旨甚切,不敢斥爽,托戒诸弟以示爽。爽知其为己发也,甚不悦,羲或时以谏喻。

这几处对曹爽的描写足可以看出曹爽是个专断、愚昧、好色之人。半点没有继承曹操的雄才大略,心中装的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司马懿诛杀曹爽夷其三族,曹操的老部下们为何坐视不管无动于衷

诚如正史所说,曹爽心胸过于狭隘。在曹明帝曹芳托孤以后,便忍耐不住,将司马懿明升暗贬,夺取了司马懿的权力。这一举动不仅激怒了司马懿,还得罪了满朝堂的曹氏子孙。因为司马懿不仅仅是站在曹爽对立面的敌人,更是曹魏政权的一代元老。曹爽这招使司马懿短暂失去了与其争斗的能力,殊不知也使众多的老臣寒心。

司马懿诛杀曹爽夷其三族,曹操的老部下们为何坐视不管无动于衷

第二个方面,看司马懿的性格特征。

上文提到曹爽德行不好,但实际上这也只是一个方面而已。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在《三国志》中虽然没有太多关于司马懿的描述,但在《三国演义.毛宗岗批评本》第八十五回和第九十五回中,司马懿的多疑本性已经暴露无遗了。司马懿在幼时非常的聪明好学,长大后也是因为才智而被曹操威逼利诱着到曹营为曹操卖力。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司马懿的能力也的确不俗。在长期为曹魏服务的同时,也再不知不觉中拉拢了一大批老臣的心。最起码有些老臣同司马懿是上过战场的交情,面对血气方刚还无甚良德的曹爽,自然会选择与自己交好的司马懿。

司马懿诛杀曹爽夷其三族,曹操的老部下们为何坐视不管无动于衷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许多曹操的老部下或许并未觉得这是司马懿在夺权篡,反而会有一种是曹爽欺人太甚,司马懿只不过是再自保的感觉。又或许说这些老部下们的坐视不管只是为了观察曹爽与司马懿二人谁能够在这场权力的争夺战中胜利,以免自己站错队伍,招来杀身之祸。

司马懿诛杀曹爽夷其三族,曹操的老部下们为何坐视不管无动于衷

第三个方面,看”高平陵政变”所处的时间节点。

先看司马懿发动政变的历史大背景,此时是公元249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早已经不复存在。蜀国后主刘禅不值一提,吴国此时与曹魏形成对峙局面。而对于曹魏政权来说,最不利的因素就是缺乏如曹操一般的时势英雄的引导,曹魏虽不说是一盘散沙,但至少在与东吴的对峙中这是一个劣势。

经过时间的筛选,曹魏早已经不是那个曹操带领下的实力强大的曹魏了。自身的实力不断的削弱,在朝堂之上又因为曹爽的狭隘性格,众多大臣无法或者不敢提出自己的忠言,又如何期待曹魏可以更上一层楼呢?

司马懿诛杀曹爽夷其三族,曹操的老部下们为何坐视不管无动于衷

在这段时间内,曹魏君臣离心,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到的:”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曹爽的无理举动使得众多大臣寒心,不愿再为曹公守天下。此时出现的司马懿或许正是大臣们期待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曹操老部下的坐视不管就体现出了他们最鲜明的态度。

司马懿在历史上的形象与曹爽在历史上的形象并不是完全的准确无误的。历史的记载与阐述会不可避免的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所影响。因此当司马懿叛变曹氏家族之时,曹操的老部下坐视不管也能也可能只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手段。

毕竟一方面是愚昧不堪雕琢的曹氏子弟,一方面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和他几位优秀的继承者。作为老狐狸们的曹魏大臣恐怕心里早就有了选择,但是又不想背负叛国欺君的罪名。因此,对他们来说,坐视不管,顺其自然才是对待这件事情的正确态度。

上一篇

诸葛亮究竟有多聪明?仅留一计,就保全了家人性命

下一篇

为什么历史上关羽的雕像都是闭着眼? 专家: 他睁开眼的代价太大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