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甘肃一村民自称是年羹尧后人,拿出一件传家宝,专家说:上交吧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甘肃一村民自称是年羹尧后人,拿出一件传家宝,专家说:上交吧
收藏 0 0

年羹尧曾经风光过,在雍正最需要力量的时候,年羹尧被视为社稷重臣,雍正也让年羹尧参加政务活动,给了他极大的人事任免权,这对于一个武将而言,是一项莫大的殊荣。

雍正对年羹尧也十分关心,年羹尧有点伤口,或者他的妻子得病的时候,皇帝都再三垂询,还赠送药品,甚至对于年羹尧的父亲,雍正也经常写手谕去询问其病情,对于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而言,能够这么关爱臣子,其实已经很难得了。

有人说年羹尧被雍正宠信得过分了,说他享受的皇恩太多,导致他最终的悲剧,其实年羹尧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他得宠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失宠的隐患。

帝王都精通帝王之术,他们也明白一个道理,想要挑一个人的错,就必须先让他膨胀,膨胀后会自曝其短,然后就有了灭掉他的借口。

甘肃一村民自称是年羹尧后人,拿出一件传家宝,专家说:上交吧

假设雍正是个极其富有心机的人,那么想灭掉年羹尧的愿望,一定比年羹尧意识到的还要早得多。

但其实雍正挺喜欢年羹尧的妹妹的,因为她温柔,她身体不好,雍正对她有颇为眷顾,所以迟迟没下手杀年羹尧,怕刺激她,当年贵妃病死之后,雍正就下了杀手,说明雍正对年羹尧既无半点情分,也忌讳颇深。

身为帝王重情则是软肋,只有铁石心肠,才能保证江山永固,仁爱并非帝王必备的品质,仁爱是做给别人看的,帝王的内心必然的硬的、狠的,才能保持住自家的基业坚如磐石。

雍正对年羹尧的处罚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布的,他先是让年羹尧进京见他,对他也没什么特别的态度,只是略加警告;然后跟各级官员打招呼,让他们远离年羹尧,不要跟他抱团,让年羹尧鼓励,然后让各级官员逐步揭发年羹尧过失,搜集这些资料,为下一步扳倒年羹尧,做了充分的准备。

甘肃一村民自称是年羹尧后人,拿出一件传家宝,专家说:上交吧

等待年羹尧的并非润物细无声的小惩大诫,而是一步步有预谋的、让他无法拒绝的雷霆手段。

雍正先将他的亲信革职,然后将年羹尧调离他的老巢,让他跟部下切断联系,不能里呼外应。雍正逼着年羹尧交出大将军印,将他调任杭州。

实际上这一步是缓兵之计,雍正的用意在于让群臣检举他,这样雍正不但不用亲自动手,还博得一个“从谏如流”的美名,一举两得。

后来雍正“听从”各级官员的话,尽削年羹尧官职,将年羹尧捉拿到北京受审。

甘肃一村民自称是年羹尧后人,拿出一件传家宝,专家说:上交吧

雍正指出年羹尧九十二款大罪,年羹尧必死无疑,非死不可,下场极为悲惨。

年羹尧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呢?都不是,他是能臣,一个过于有能力又情商太低的人,一个无法揣度圣意的人,是注定要被历史淘汰的,也注定无法躲过多疑帝王的屠刀。

甘肃一村民自称是年羹尧后人,拿出一件传家宝,专家说:上交吧

不过年羹尧也有几个忠诚的部下,即使在他被所有人遗弃的时候,一个叫岳钟举的部下仍然冒着杀头的危险,为年羹尧能留个后而不停奔波,据说正是他将年羹尧的儿子带到山西一个小山村,后来又带到甘肃武威境内,年姓改为“连”姓。

连家没有忘记岳钟举的义举,连家规定:连氏的后代子孙每年都必须到岳中举坟前祭奠,而连氏子孙现在仍然会念叨一句话:“没有岳家坟,就没有连家人”。

甘肃一村民自称是年羹尧后人,拿出一件传家宝,专家说:上交吧

在甘肃一个小山村,人们纪念着岳氏后人的义举,他们保留着年羹尧的盔甲,这是他们的传家宝,价值非常昂贵。

在甘肃小山村还有年羹尧留下的半截玉带和半截剑,还有年羹尧的画像,都被保存的很好。

近年来很多专家出入这个小山村,他们劝说村民将这些传家宝交出来,村民在专家的说服下将这些传家宝交给国家,专家给他们奖励一面锦旗。

甘肃一村民自称是年羹尧后人,拿出一件传家宝,专家说:上交吧

后来还有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拿着一件更贵重的传家宝来,装在一个木盒子里,他自称是年羹尧后人,而且提供了珍贵的族谱,专家马上奖励男子一面锦旗,表彰他的爱国之心。

上一篇

古籍中发现一个失传千年的重大秘密,在当时只有顶级贵族才敢如此

下一篇

唐朝过春节,有一个寓意不错的民俗,长安城家家户户都挂春幡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