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1968年,苏联集结75个师上万坦克,为何不敢踏过鸭绿江?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1968年,苏联集结75个师上万坦克,为何不敢踏过鸭绿江?
收藏 0 0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面临破裂的危险。苏联方面先是撤回了在中国的所有技术专家,取消了全部援助计划,还要求中国在短时间内偿还所有贷款。中国没有服软,集全国之力将苏联的贷款还清了。到了1968年,中苏关系甚至发展到了对抗,面临发生战争的危险。

1968年,苏联集结75个师上万坦克,为何不敢踏过鸭绿江?

苏联方面在远东地区集结了大量的兵力,但最终没有越过鸭绿江,双方各退一步,和平的局面才得以维持。当时,苏联方面似乎已经对战争做了充分的准备。

据资料显示,苏联当时在远东地区集结了上百万的兵力,包括在东北边境集结了20个师仅40万人,在蒙古国边境和远东地区集结了55个师,兵力超过70万人。在武器装备方面,苏联集结了近5000架战机,3500部防空导弹,以及上万辆的坦克装甲车。就连当时的国际舆论都认为,苏联打算真刀真枪的来一场了。

1968年,苏联集结75个师上万坦克,为何不敢踏过鸭绿江?

但是最终,苏联方面仅仅是在1969年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了几次武装入侵,被我边防战士击退后,便再无动静了。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苏联放弃了对中国动手的打算呢?

1968年,苏联集结75个师上万坦克,为何不敢踏过鸭绿江?

首先,是当时的冷战局势对苏联不利。上世纪70年代,美国在各方面发展迅速,苏联承受的压力越来越严重。

一旦苏联集结重兵在远东地区无法抽身,苏联在欧洲就有可能被美国及其盟友端掉老家,这是苏联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中国与苏联有天然的亲密关系,双方虽然发生了分歧,但还远远没有到需要战争解决的地步,这是对苏联自身力量的一种变相削弱。

其次,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苏联没有底气一股气战胜中国。

1968年,苏联集结75个师上万坦克,为何不敢踏过鸭绿江?

当时的中国拥有一支数量超过500万人的人民军队,后备力量充足。在防御方面,中国早就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将重点工业迁入西部的大山中,在北方设立了层层的防御阵地,针对的就是苏联。中国拥有原子弹和氢弹,这是苏联不得不考虑的重大威慑。

远东地区远离苏联核心区,交通不便,补给困难,如果陷入与中国的拉锯战中,苏联整个国家就有被拖垮的危险。

近代历史也证明了,没有一个外来入侵者能彻底战胜中国。

上一篇

武松断臂擒方腊后,宋江说了4个字,武松听了很寒心,选择出家

下一篇

​他36岁还没结婚,妹妹着急给他找对象,他红着脸说:不如你嫁我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