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同是杀兄逼父之人的杨广和李世民,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同是杀兄逼父之人的杨广和李世民,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
收藏 0 0

也许有人看到我把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放在一起比较,马上非常不屑的说:“一个是暴君和昏君,一个是千古圣君,没得比”。但有人说,都是杀兄逼父之人,私德追着不放。

同是杀兄逼父之人的杨广和李世民,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

都说李世民武功强(这里不是武侠小说的武功而是打仗功勋),可大家不一定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李世民自己都承认,他刚当上皇帝不久就被突厥人南下,被迫用隋朝留下的钱财来买通突厥人,使得其得利后撤兵,承认这是耻辱。后来李世民乘着突厥内乱分裂,派大将李靖千里突击,擒拿了突厥可汗,总算是洗刷了这个耻辱。但突厥并没有从此再也不敢进攻大唐,而在李世民儿媳妇武则天时代,突厥照样来攻打大唐,迫使大唐不得不势力内迁到长城以内。李世民后来多次打高句丽,没有能成功,那时候的高句丽此前一直被隋炀帝多次打压,而没能恢复元气。就这样在李世民的打压下,高句丽死死支撑,虽然实力再次被大大削弱,但一直到李治才灭了他。所以高句丽被灭亡杨广的功劳不比李世民差。李世民可能武功更多体现在平定隋末各个起义派,也就是消灭原来隋朝境内的各个军阀方面,如骑兵打破窦建德等。

同是杀兄逼父之人的杨广和李世民,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

一说起杨广来,隋唐演义也罢,唐朝编写的史书也罢,都是大大贬低杨广,好像杨广只会吃喝玩乐不会打仗,甚至是看到打仗就怕得要死——如隋唐演义就说杨广被困四明山,而靠着李家的李元霸(早就夭折的虚构人物)来解救等。事实上杨广战术怎么样不清楚,但非常有战略眼光,他就看到了高句丽的发展必然会威胁到中原王朝的安危,于是乎就积极准备北伐高句丽,乘着对方没有强大起来之前先灭了他,这叫先发制人。而且杨广也不是说打战当儿戏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他修运河就可以看出来,修运河根本就不是被那些无耻文人抹黑的那样是为了下江南游玩,而是为了将南方米粮调到北方去当做军粮,中国古代交通工具里面运载量最大的无疑就是船只了,而船只需要河流。也许杨广修运河过于急切而导致了民众生活更加困苦,但总不能将其修建运河说成是下江南游玩吧,下江南游玩一定要运河吗?而且运河后来确实为杨广征伐高句丽起了作用,不仅如此,而且运河一直到清代起着重要的南粮北运的作用。如果不是杨广多次征伐高句丽使得高句丽没能缓过气来发展,如果任由高句丽发展强大,那么后来唐灭高句丽就困难多了,搞不好还被高句丽不断压制。

同是杀兄逼父之人的杨广和李世民,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

然而呢,这也不像很多人夸得那么大。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就看他能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毕竟人会主观上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杨广显然是个能力不强的君主。

同是杀兄逼父之人的杨广和李世民,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

隋朝杨广造成极其严重的隋末大乱,彻底败坏了北周留下的丰厚遗产(庞大疆域、大量人口人力物力、强大国家),严重削弱华夏,人口户口锐减到约200万户,疆域大量丢失,严重分裂,内外众多强敌,连吐谷浑都返回故地还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县却防御不了,而隋末东突厥崛起达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极盛程度,一度围杨广于雁门,杨广脱险后至死没报此仇,至死没能削弱突厥,隋末东突厥还把河西、陇右、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等地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隋朝杨广不收拾他留下的隋末烂摊子与恶劣局势,反而到江都去醉生梦死去了……隋朝杨广留下的是隋末烂摊子与恶劣局势,华夏面临外敌突厥吐谷浑等N胡乱华的危险,隋朝杨广是既罪在当时,又罪在千秋。多亏后来李渊李世民击败众多强敌,改变了恶劣局势,阻止了“罪在千秋”。

上一篇

登高的诗,李白、杜甫、辛弃疾、苏轼、​陆游​、柳永谁写得更好

下一篇

独孤皇后何德能,为何能与​隋文帝​并称“二圣”?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