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马谡失街亭竟然是个天大的局,诸葛亮都被蒙在鼓里,这招太狠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马谡失街亭竟然是个天大的局,诸葛亮都被蒙在鼓里,这招太狠了
收藏 0 0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有一个爱徒,名为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才智过人,曾被大家认为是诸葛亮的继承人。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又是诸葛亮的爱徒,诸葛亮为什么会仅仅因为街亭失守而挥泪斩马谡呢?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么一件事呢,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聊一聊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马谡究竟是怎么死的。

马谡失街亭竟然是个天大的局,诸葛亮都被蒙在鼓里,这招太狠了

历史上对马谡的死有三种说法,广为流传的是马谡在出守街亭之前下了军令状,携王平

25000

将士出守街亭,失手提头来见。最终马谡因街亭失守,负荆请罪回到汉中大营。诸葛亮纵使有爱徒之心,不忍残杀,可也迫于外界压力不得不杀了马谡,以示军威。从此也有了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另外一种说法比较官方,说是马谡因受打击过大病死在牢狱中。最后一种比较传奇。那我们不防聊一下最后这种关于马谡之死是怎么描述的。

马谡失街亭竟然是个天大的局,诸葛亮都被蒙在鼓里,这招太狠了

最后这种说法是我在野史上看到的,据说马谡领命出守街亭之后,便急忙赶上山安营扎寨,众所周知,马谡是一个极有才华的人,平时也有些恃才放旷,骄傲自大。出守之后,没有谨记诸葛亮的嘱咐,擅自做主上山途中寻得一个泉流。聪明的马谡深知作战是水的重要性。便派上文说到的王平领三千精锐驻扎在泉眼处。而自己上山安营扎寨,坐收其成去了。

说到王平,是费袆的手下,费袆是一个外宽内忌的谋士,纵使与马谡同属诸葛亮大营中,但是各怀鬼胎,私底下可能也与王平说了些什么,王平早已心中有数。王平也曾多次劝谏马谡不可舍水上山,奈何马谡不听。碰巧的是曹军来的并非深谋远虑的司马懿,而是张颔。张颔初始也深知上山攻营并非易事。沿途追寻也发现了水源。于是张颔切断水源。马谡正在军中看书听得军中将士来报,说魏军切断水源,已被魏军重重包围。马谡顿时失了神,心中料到肯定是王平叛变,各种不满,也无处释放。只得回军中当面质问王平。奈何魏军兵多将足,多次周旋才得以领残兵败将返回军中。

马谡失街亭竟然是个天大的局,诸葛亮都被蒙在鼓里,这招太狠了

马谡回到军中第一件事就是拜见诸葛亮,当面质问王平,可未见诸葛亮就被装入囚牢中遣送到新郑。诸葛亮因要避嫌而让费袆处理此事。上文说道费炜外宽内忌,表面上与马谡交好,实为厌恶马谡。迫于形势还是去狱中见了马谡。马谡虽才智过人却未识得费袆的计谋。马谡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跟费袆说的一清二楚,费袆嘴上答应马谡定当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与诸葛亮听。可过了几天并未传来释放马谡的军令。狱中的马谡只盼来费袆,费袆对马苏说王平早就归还军中,说马谡你舍水上山,违背军令。此刻的马谡心灰意冷,执意要面见诸葛亮。费袆哪能让他有这个机会,劝他稍安勿躁,又扔给他一个纸团,那么纸团上写了什么呢?

马谡失街亭竟然是个天大的局,诸葛亮都被蒙在鼓里,这招太狠了

只见的纸团上仅有八个字“明日出城,见机行事”马谡知道这是要让他逃跑。马谡深知此计不可行,但他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按费袆所言。第二日,马谡得以逃脱。诸葛亮听闻马谡便逃跑下令处死。马谡不知道这是费袆的阴谋,刚到落脚点就被抓住。又被遣送到狱中。这次他终于明白了他中了奸人费袆的奸计,费袆是故意做出马谡“畏罪潜逃”的样子。好让诸葛亮心服口服杀了马谡。这次谁也救不了他,他只有自救。恰巧当时有一个瘟疫盛行,传染性极强。马谡于是佯装害了瘟疫

,诸葛亮考虑到传染性过强,决定把马谡送到郊外火烧致死。费袆虽有疑虑,但也不能说些什么。于是,马谡被送到深山老林,正要火烧马谡时。马谡一个翻身竟逃得无影无踪。

马谡失街亭竟然是个天大的局,诸葛亮都被蒙在鼓里,这招太狠了

马谡之后去了何处呢,有人说他改头换面归顺了姜维,做了他手下的死士,在宴会上谋杀了费袆,为自己报仇了。也有人说他做了普通百姓,具体是什么,便不得而知了。而费袆在马谡死后成了诸葛亮的一把手,诸葛亮死后也顺其自然的成了蜀国的一把手。

马谡失街亭竟然是个天大的局,诸葛亮都被蒙在鼓里,这招太狠了

写到这总结一下人物关系马谡与费袆是同级,马谡与诸葛亮为师徒关系,同属鹰派。费袆为鸽派。另外费袆与姜维也有过节。但是总之费袆最终取得了大胜,成为了蜀国的第一把手。以史为鉴,人还是要多些心机的,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上一篇

为什么司马懿谋反时,曹家会人心尽失,中下层势力都倒向对方?

下一篇

令北宋皇帝头痛的“契丹”,是今天的哪个民族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