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全家47口被清军灭门,300年后他的子孙把清朝祖坟刨掉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全家47口被清军灭门,300年后他的子孙把清朝祖坟刨掉
收藏 0 0

《明史》中有这样一句话: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

大致意思是:以此人的才能,恢复失去的江山,未必容易,但如果信任他,将权力交给他,稳定固守现有的国土,是可以的。这个人说的就是明末第一将——孙承宗。

满清史官冒杀头危险,也情愿为他单独立传(名将袁崇焕都没这待遇),竟还写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可见孙承宗的历史地位不一般。

全家47口被清军灭门,300年后他的子孙把清朝祖坟刨掉

孙承宗

孙承宗16岁中秀才,30岁中举人,41岁中进士(榜眼),56岁做帝师。虽然仕途之路比较坎坷,但他59岁升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便开始了开挂人生。

孙承宗任蓟辽督师,起用袁崇焕等人,筑关宁锦防线,一点一点收复失地。期间修复宁远等大城九座、堡四十五座、练兵十一万,拓地四百里、屯田五千顷。最后甚至有了宁远大捷,一炮轰死努尔哈赤的战果。如果不是明朝出现财政危机,军费不足,光是关宁锦防线就可以耗死清人。

孙承宗的卓越战功引起了魏忠贤的嫉恨,先后两次被免,不过他矢志不渝,时常教育子孙“尽忠报国”。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塞,很保定,攻高阳。孙承宗年已75岁,率领全家人拒守,奈何高阳守备不足,城破之日,孙承宗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一家47口全部壮烈殉国。

自古都是国破忠臣出,杨家满门忠列威名广传,可那只存在于诗人的口中和小说家笔下。以身殉国的孙承宗更是扛起了大明的脊梁:宁为大明鬼,不为蛮夷奴!

野史记载,孙承宗临死前曾大呼:我们孙家与满鞑子没完。300年后果真应验。

全家47口被清军灭门,300年后他的子孙把清朝祖坟刨掉

孙岳

1912年,孙中山推翻清朝,高阳人孙岳(孙承宗十世孙)联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等人彻底赶出紫禁城。

孙岳(1878至一1928年),字禹行,河北省高阳县西庄村人,明末抗清英雄孙承宗后裔,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爱国将领。他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信奉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孙岳在直皖战争中兼任直隶义勇军总司令,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任直军西路军总司令。1924年10月,他同冯玉祥、胡景翼一起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等满清遗老遗少彻底赶出紫禁城。。

全家47口被清军灭门,300年后他的子孙把清朝祖坟刨掉

孙殿英

民国时期的另一位孙姓将领孙殿英更是把清朝的祖坟刨了,虽说和孙承宗没啥关系,不过也算是孙家人。 孙殿英(1889年-1947年),归德府永城(今河南永城马牧镇丁辛庄)人。行伍出身,1928年投靠国民党,任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

1928年夏,孙殿英率部驻在河北省遵化县,成功盗掘两座清朝墓葬,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定陵。

孙承宗在高阳一战满门壮烈,使得他无愧于后人给他明末第一将的评价。他临死前曾大呼“我们孙家与满鞑子没完“,300年后果真应验了。

上一篇

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谁?原来是4种人种的“杂交”

下一篇

隋炀帝怎样对待日本使节的无理?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