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哪个朝代起,中国人很少吃狗肉的?郑板桥为何喜欢吃狗肉?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哪个朝代起,中国人很少吃狗肉的?郑板桥为何喜欢吃狗肉?
收藏 0 0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有吃狗肉的习俗。中医认为狗肉味咸性温,可补中益气,温肾助阳。

也有说狗肉可以壮阳,所以狗肉一般是冬季常吃的食物之一。

应该说,古人是吃狗肉的,至少民间的饮食习惯中并没有非常严厉的狗肉禁忌。

汉朝人就很喜欢吃狗肉,狗肉和猪肉一样是市场上的常见肉类。

但是,自唐宋以来,狗肉已不再是中国人的日常食用肉类,人们吃狗肉是偶而为之。

而且,大啖狗肉的人,通常都是社会边缘人。

哪个朝代起,中国人很少吃狗肉的?郑板桥为何喜欢吃狗肉?

郎世宁《十犬图》之一

那么唐宋之后,究竟是哪些人在吃狗肉呢?

比较著名的有三个人。一个是《水浒传》里的鲁智深。《水浒传》写道——

鲁智深在酒店里喝酒,问店家:“有甚肉?把一盘来吃。”店家道:“早来有些牛肉,都卖没了。”但鲁智深猛闻得一阵肉香,走出空地上看时,只见墙边砂锅里煮著一只狗在那里。鲁智深道:“你家见有狗肉,如何不卖与俺吃?”店家道:“我怕你是出家人,不吃狗肉,因此不来问你。”智深道:“洒家的银子有在这里!”便摸银子递与店家,道:“你且卖半只与俺。”那店家连忙取半只熟狗肉,捣些蒜泥,将来放在智深面前。智深大喜,用手扯狗肉,蘸著蒜泥吃,一连又吃了十来碗酒。

另一个喜欢吃狗肉的和尚是济公。

清代世俗小说《续济公传》有很多个地方都写到济公吃狗肉,比如其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只见大众太监一个个皆奔进来说道:“圣驾到了。”话言不了,但见皇上同一太监,已进了渌猗亭。济公此时,将吃的一大块有筋的狗肉,把一条筋嵌在齿缝里,不进不出,见得皇上已至,吐又吐不出,咽又咽不下,只得用那钉钯手,自己弄着个鲤鱼抠腮,把一块连筋带肉的狗肉,由嘴里拖出来,向地下一甩,站起身来,就迎圣驾。

哪个朝代起,中国人很少吃狗肉的?郑板桥为何喜欢吃狗肉?

还有一个喜欢吃狗肉的名人,是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清末笔记小说《栖霞阁野乘》中有一个“郑板桥吃狗肉”的故事——

兴化郑进士板桥,善书,体兼篆隶,尤工兰竹,人争重之。性奇怪,嗜食狗肉,谓其味特美。贩夫牧竖,有烹狗肉以进者,辄作小幅报之。富商大贾,虽饵以千金不顾也。时扬州有一盐商,求板桥书不得,虽辗转购得数幅,终以无上款不光,乃思得一策。

一日,板桥出游稍远,闻琴声甚美。循声寻之,则竹林中一大院落,颇雅洁。入门,见一人须眉甚古,危坐鼓琴,一童子烹狗肉方熟。板桥大喜,骤语老人曰:“汝亦喜食狗肉乎?”老人曰:“百味惟此最佳,子亦知味者,请尝一脔。”两人未通姓名,并坐大爵。板桥见其素壁,询其何以无字画,老人曰:“无佳者,此间郑板桥虽颇有名,然老夫未尝见其书画,不知其果佳否?”板桥笑曰:“汝亦知郑板桥,我即是也。请为子书画可乎?”老人曰:“善。”遂出纸若干。

板桥一一挥毫竟,老人曰:“贱字某某,可为落款。”板桥曰:“此某盐商之名,汝亦何为此名?”老人曰:“老夫取此名时,某商尚未出世也,同名何伤?清者清,浊者浊耳。”板桥即署款而别。

次日盐商宴客,请板桥一临。至则四壁皆悬己书画,视之,皆己昨日为老人所作。始知老人乃盐商所使,而己则受老人之骗,然已无可如此也。

哪个朝代起,中国人很少吃狗肉的?郑板桥为何喜欢吃狗肉?

郎世宁《十犬图》之一

上面三个故事中,鲁智深是江湖汉子,虽然出家当了和尚,却是彻头彻尾的野和尚,不守清规戒律的。济公也是比较另类的和尚。郑板桥则是落魄文人,有魏晋名士之风。

总而言之,这三个人有共同的性格特点:都有点离经叛道,藐视世俗礼法。他们大啖狗肉的行为,可以看成是挑战主流社会的表现。

唐宋之后,主流社会是不怎么吃狗肉的,即便吃,也是偷偷吃,所以才有“狗肉不上席”的说法。

一些人甚至认为,吃狗肉会有不良报应。清代笔记《北东园笔录》就写了几个吃狗肉受报应的故事,我也转述出来——

其一:“枫泾镇有沈二者,好食狗肉,生平杀狗无算。乾隆丙子岁,沈抱病甚笃,昏迷中见群犬绕床争啮其体,号呼求救。临死时,自投床下,两手据地,作犬吠数声而绝。”

其二:“嘉定南翔镇民蔡六,自浦东来居白鹤寺,前以屠狗为业。乾隆末年春薄暮,屠一犬,盛于缸,以水鼓气去毛。而犬头忽竖起,尽力咬臂,遂委于地,呼痛不已。或以棒格之,齿坚如铸,不可起,至死而后释。”

其三:“里之冈南有曹升元者,亦常屠狗。一日,狗于盆中猝跃高尺许,咬升元项,溃烂,二三月,昼夜叫号,乃毙。”

当然不认同这类荒诞的因果报应之说。但这几个故事之所以会流传开来,并被文人记录下来,则无疑是当时社会观念的反映。

换言之,按当时的社会主流观念,屠狗、吃狗肉,是不道德的。

上一篇

81岁老人相貌酷似朱元璋,族谱为证,村子里家家都有皇族用品

下一篇

古代十几位真实的“花木兰”集锦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