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明朝末年秦淮河畔那些传奇女子——秦淮八艳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明朝末年秦淮河畔那些传奇女子——秦淮八艳
收藏 0 0

“秦淮八艳”,即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妓,故又称“金陵八艳”。计有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

她们八人所以联名,因为有这样几个共同点:

美艳逼人,声名远播;多才多艺,能诗会画;忠于爱情,坚贞不屈;气节不俗,胜于须眉。这里单说她们的气节,秦淮八艳除马湘兰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表现了高于许多官宦士子的气节,令七尺丈夫汗颜。

明朝末年秦淮河畔那些传奇女子——秦淮八艳

侠骨嶒峻柳如是

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柳氏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

1664年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柳氏死后葬于虞山佛水山庄。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明朝末年秦淮河畔那些传奇女子——秦淮八艳

肤似凝脂眉似柳,诗书礼乐冠江南。

一朝夺得青溪魁,轻姿漫步秦淮岸

倾国名姬陈圆圆

陈圆圆(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优,“秦淮八艳”之一。

明朝末年秦淮河畔那些传奇女子——秦淮八艳

崇祯末年被,国舅田畹把陈圆圆买下,带到北京。本来田畹打算献给崇祯,但是崇祯因为国事而拒绝。田畹宴请吴三桂,后者见圆圆后,神驰心荡,高兴得搂着圆圆陪酒。酒过三巡警报突起,田畹恐惶地上前对吴曰:”寇至,将若何?”吴三桂说:”能以圆圆见赠,吾首先保护君家无恙。”未等田畹回答,吴三桂即带圆圆拜辞。吴三桂在其督理御营的父亲劝说下,将圆圆留在京城府中,以防同行招惹是非让皇帝知道。

后来,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闻圆圆已被李之部将刘宗敏所占,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遂投降了清军与农民军开战。这就是吴梅村在《圆圆曲》中所曰:”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遂引清军入关。

之后,吴三桂将陈圆圆带到云南。后来,吴三桂在云南宣布独立,康熙帝出兵云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直至清末,寺中还藏有陈圆圆小影二帧,池畔留有石刻诗。

如花似玉姑苏女,昆曲书画压群芳。

乱世桃花命多舛,颠沛流离遁空门。

艳艳风尘董小宛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号青莲,江苏苏州人,出生于苏州城内”董家绣庄”,”董家绣庄”是苏州小有名气的一家苏绣绣庄,因活计做得精细,所以生意一直兴隆。董家是苏绣世家,到这一代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别看刺绣属于工艺制造行业,可十分接近于绘画艺术,所以董家还颇有几分书香气息。

董小宛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成为秦淮八艳之一的一代名伎。1639年,董小宛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后嫁江苏如皋才子冒辟疆为妾。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明朝末年秦淮河畔那些传奇女子——秦淮八艳

樱桃小嘴细柳腰,声若莺啼惹人怜。

一朝觅得知心郎,长相厮守终无悔。

侠肝义胆李香君

李香君(1624-1653),又名李香,号”香扇坠”,原姓吴,江苏苏州人。她与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因家道败落,飘泊异乡在李香君八岁的时候,随养母李贞丽改吴姓为李。是南京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之一。她歌喉圆润,但不轻易与人歌唱;丝竹琵琶、音律诗词亦无一不通,特别擅长弹唱《琵琶记》。

1699年孔尚任的《桃花扇》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暮春,满树的桃花已经凋谢,落红遍地。李香君悄悄地合上了那把题有侯方域诗句的扇子,凄切地收拾好行装,与过去诀别。她独自来到栖霞山下,在一座寂静的道观里,出家为道士。史书言,李香君后不知所终。

明朝末年秦淮河畔那些传奇女子——秦淮八艳

玉肤金钗红罗裙,青丝飘飘及腰间。

花扇轻摇香风飘,疑是天仙在人间。

侠骨芳心顾横波

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连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据说先有一位与她私订终身的才子由于她的背盟殉情而死,后来她嫁给了明朝晚节不保的丈夫龚鼎孳,后者每谓人曰“我愿欲死,奈小妾不肯何”,俨然柳如是是一个红颜祸水,不是害人性命就是毁人名节,与多数人印象中“秦淮八艳”的侠骨柔肠,深明大义迥然有异。她的我行我素,毫不在乎世人眼光的作风,恐怕是她后来能与江左才子龚鼎孳缘定三生、比翼齐飞的重要原因,她的备受争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个性招来的恶果。

明朝末年秦淮河畔那些传奇女子——秦淮八艳

顾横波才貌双绝,有“南曲第一”之称,自然广受风流名士们的青睐,以致眉楼门庭若市,几乎宴无虚日,常得眉楼邀宴者谓“眉楼客”,俨然成为一种风雅的标志,而江南诸多文宴,亦每以顾眉生缺席为憾。

长斋绣佛卞玉京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她出身于在南京秦淮官宦之家, 父亲是官僚,不幸早亡,家庭也就破败。卞赛只好携妹妹卞敏一起到秦淮河上出卖色艺。

卞玉京除了绘画,字也写得好,一手小楷清秀如其人,而且学过音乐,会弹琴,她的气质,迷倒了许多公子哥儿

卞玉京是一位个性美女,而她的性情,在微醺时候,更能发挥到极致,在宴席之上,知己之间,足够放松的她,飘逸倜傥而又不失风流妩媚,众人惊羡的注视如追光,映照着她的绝代风华。坊间于是有了”酒垆寻卞玉京,花底出陈圆圆”的说法。

顺治七年的一天,卞赛在钱谦益家里看到了吴伟业的《琴河感旧》四首诗,方知吴对她的思念。数月后二人在太仓终于相见,卞赛为吴氏操琴,吴感怀不已,写了《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赠之,诗中道出了卞在这十年中的情景,点出了清军下江南、玉京“弦索冷无声”,一派凄凉状况。卞赛后来隐居无锡惠山,十余年后病逝,葬于惠山柢陀庵锦树林。

明朝末年秦淮河畔那些传奇女子——秦淮八艳

风流女侠寇白门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寇白门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

正由于寇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寇氏归金陵后,人称之女侠,她“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幕,嗟红豆之飘零”。后又从扬州某孝廉,不得意复还金陵,最后流落乐籍病死。

明朝末年秦淮河畔那些传奇女子——秦淮八艳

当时文坛祭酒的东林领袖钱谦益作《寇白门》诗追悼曰:“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绝色吴女名门后,生不逢时沦青楼。

侠骨柔肠志高洁,一生飘零终无悔。

灵秀多才马湘兰

马湘兰(1548——1604)可以称为明代的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 马湘兰

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明朝末年秦淮河畔那些传奇女子——秦淮八艳

马氏生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稚登70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

马湘兰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自己却像一朵幽兰,暗自饮泣,暗自吐芳。马氏死后葬在其宅第,今白鹭州洲公园的碧峰寺附近。

上一篇

清朝的特种部队--“善扑营”,曾两次改变了历史走向

下一篇

三件事使得寇准自叹不及王旦,也使得小人王钦若哀叹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