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二十七位李绩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二十七位李绩
收藏 0 0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二十七位李绩

李勣

  • 唐朝名将

李勣(j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二十七位李绩

总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后配享高宗庙庭。

李勣兼通医学,曾参与编纂《唐本草》(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并自撰《脉经》一卷,今已佚。

  • 本名
  • 李勣
  • 别称
  • 徐世勣、李世勣、李英公、英贞武公
  • 字号
  • 字懋功
  • 所处时代
  • 隋唐
  • 民族族群
  • 汉族

人物关系

  • 徐盖
  • 父亲
  • 李敬业
  • 孙子

人物生平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二十七位李绩

效力瓦岗

徐世勣(后改名李世勣、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本为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人 。隋朝末年,迁居到滑州卫南县(今河南浚县东南)。徐世勣家本是富豪。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徐世勣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救济贫苦人,不管关系亲疏。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二十七位李绩

李勣像

隋炀帝大业(605年-618年)末年,十七岁的徐世勣(按《旧唐书》等记其卒年推算,徐世勣十七岁时应在大业六年,但翟让举兵在大业十二年,此处或有误)见天下已乱,就近参加了翟让的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军。他劝说翟让:“附近是您与我的家乡,乡里乡亲,不宜侵扰。宋、郑两州地近御河,商旅众多,去那里劫掠官私钱物非常方便。”翟让称善,于是在运河上劫取公私财物无算。有钱就不缺人,不久兵众大振,有徒众一万余人。此时,隋朝遣名将张须陀率两万多人讨伐,翟让惊恐之下,企图逃走,徐世勣予以制止。瓦岗军采取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战术,将隋军全部歼灭,张须陀亦战死。 当时,蒲山公李密参与杨玄感反叛,兵败逃亡。徐世勣与浚仪人王伯当知道李密为天下英雄,一同劝说翟让奉李密为主,以收买人心,扩大影响。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二十七位李绩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自称魏公,大封官爵。徐世勣被授为右武候大将军,统领本部。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二十七位李绩

同年,隋朝令江都通守王世充等率军讨伐李密。徐世勣使用奇计,在洛水两岸几次大败王世充,李密因此封他为东海郡公。当时河南、山东大水,饥民遍地,隋朝赈给不周,每天饿死数万人。徐世勣向李密进言:“天下大乱,本是为饥。如果我们攻陷黎阳国仓,大事可成矣。”李密听计,派徐世勣带五千人,自原武渡黄河,掩袭黎阳仓的隋朝守军。当日攻克,开仓招民众随便领粮,十天之间,就招募到兵士二十多万人。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二十七位李绩

此后,瓦岗军内部发生矛盾。翟让在宴会时,为李密杀死。混乱中,在场的徐世勣也被士卒砍了一刀,身受重伤,王伯当急忙喝止,徐世勣才得以幸免。李密为稳定人心,派大将单雄信前往抚慰翟让旧部,将其分别归属于徐世勣、单雄信、王伯当麾下。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二十七位李绩

武德元年(618年)三月,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杀炀帝杨广。五月,李密派徐世勣征讨叛将王德仁,以报其杀房彦藻之仇。徐世勣击败王德仁,迫使其投降唐王李渊。徐世勣守黎阳仓,宇文化及率军四面攻城,形势危急。李密亲领五百骑兵驰援,徐世勣亦从城中向外挖地道,忽然现身城外。两军里应外合,大败宇文化及,迫使其解围而去。

此年,太府卿元文都等拥立越王杨侗(皇泰主)在洛阳称帝。皇泰主派使者赦免李密等人,徐世勣被重新授为右武侯大将军,受命讨伐宇文化及。

上一篇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二十九位耶律休哥

下一篇

历史上的百名名将——第二十五位张良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